,也就不敢有什麼大動作。
現在,聽到海船安然回來,又規劃好下一次出海事宜,這個大學,也該提上日程了。這兩三個月,他做了些準備,比如這個選址上,就做好了選擇。在海州城南兩裡外的地方,選了一片山林,以個人的名義,賣了七百多畝的土地。當然,耕地他是不可能要徵用的。其實朝廷大官,多有田地,有的家族有千頃土地,多為肥沃的良田,沈歡以前沒有做大地主的覺悟,不大熱衷土地。已經置地不多。現在買下幾百畝山林,不過是小事,外人也不會說什麼。何況他又以市面的價格盤下,並沒有利用職權佔用了海州地土地。
唯一利用職權的地方就是沒費多少手續就買下來了,沒有周旋太久。古代官僚的作風,與後世差不多。最善一個拖字訣,什麼事,都能拖到天荒地老,最後不了了之。惟有面對有權有勢之人,才會體現出難得地效率。
選好了地,就到規劃了。在這片土地上做好藍圖。為此沈歡已經到那片土地走了不下三回,每次都觀看了很多角落,還令人畫好地圖,回來參考。那幾百畝土地,說是山林,其實地勢也不高,海州多平原,就是山林,也不過是小丘而已。高不過十米。而且少連綿山丘。他那片林地,也是這樣。只有幾座小山頭,其餘除了樹木。就是平地了,不過因為多樹木。少耕作,這才少人去罷了。
那裡不足一里外就是東海縣通往海州城的水泥大道了,只要修築一條水泥過去,就能連通,到海州城就方便多了,何況不遠,坐上馬車,片刻可到。要做建築,當然要推平一些山丘,也要砍掉一些樹木。
不過沈歡也不是自然破壞者,對於樹木,他油然喜愛。海州城外的那片山林,有些樹木有了好些年齡,魁梧粗大,樹陰遮了一片,環境悠然,簡直就是天然的涼亭嘛。沈歡選了幾處,作以保留,再在樹陰下建些石頭桌椅,就可以供學生門納涼或者做活動了,可比後世一些新建地大學光禿禿什麼都沒有要高明多了。
另外,山頭也不必全都推了,稍稍平一平,種下花草,就是一處花園,學子深處其中,簡直就是享受。說實在的,對於這樣的學習環境,沈歡早就羨慕神往了。以前沒有機會,現在由自己規劃,當然要按自己心目中的圖景來做籌備了。//
他在後世讀的是一所二流大學,大概也就佔地千畝而已,因為是新建,剛去的時候,樹木新載,一比起來,還不夠沈歡高,實在說不上什麼好環境。又到處在施工,大風一起,到處黃沙,飄滿了整個天空,人在其中,估計也得短命兩年。幾年下來,沈歡實在說不上對那裡有什麼好感,直到畢業,依然遺憾,因為未上大學之前,可是聽說了好些學校環境幽雅有如花園。最後現實與理想相差甚遠,這個反差,太令人難以接受。
現在到自己一展身手,當然不能放過這個計劃。海州城外地那片土地,也成了他理想的規劃之處。說到規劃,外人看了也許要吃驚,因為他捨棄了一般書院的涼亭廂房的建設,而是大規模運用上了海州的特產水泥。當然,也是現在這個時代的風景線了。
說得更具體一點,他要在這裡建造後世的鋼筋水泥的樓房!木頭石頭的建築,他見多了,也煩膩了,何況又不安全。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大量地水泥,再不去建造些後世地東西來欣賞,就真對不起自己了雖然古代的建築看起來更優雅更有味道一點,可是,真要比起來,他還是選擇後世地樓房。第一就是安全,第二就是採光好。現在的樓舍大殿,只要高大一點,就很昏暗,白天陽光不好就要點蠟燭,著實比平頂地水泥樓房要差了。當然,沒有玻璃也是一個因素之一。
說到玻璃,沈歡只能遺憾地嘆氣了。他給那個研究所列的清單中,玻璃赫然在列。不過他畢竟不是理科生,後世裡平常也不關注玻璃地制法,只知道是什麼沙子燒製的,寫了出來,幾年下來,依然沒有什麼研究進度。燒來燒去,出來的還是平常的琉璃,透明度上差了不知幾個等次!
撇下玻璃,他就開始構思了。第一,現在沒有很好的工具支援建造足夠高的樓房,再說太高,人不容易令人接受。有時候,太高了,反而違制,是要給朝廷收拾的。因此,規劃來規劃去,很無奈地只有了三層樓房的圖紙而已。大概三丈高,與一般的木樓相同而已,比起某些寺院來,還要不如。
這是沈歡熟慮後的資料,再說是平頂房,有三層。與後世的教室相同,也足夠容納學生了。作為宿舍,更是能住下所有的學生教師。這些建築群。沈歡無奈地發現,頗有點像他後世念地那所大學。先是寬平的大門,進去後就是兩條水泥大道,直通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