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裡對比裡,老比爾斯對老比爾斯。
我對我。
拉開陣勢的三對三決戰。
比裡選擇的是一片平坦的雪地,這種沒有任何遮擋的地形,只適合最直接的比拼。
那將是一場拳拳到肉的野蠻爭鬥。
老比爾斯的選擇與比裡完全相反。
毫無規律的地裂縫隙,流淌的岩漿與融化的雪水融合,高溫與低溫的衝撞中炸出一片片火花落在雪地上,又被雪水快速冷卻完成從液態到固態的轉變。
有些半融化的岩漿一層摞一層,形成了類似戈壁上才能撿到巨大風化石形狀,還有些沒有機會疊摞的岩漿就滾在地上形成一個個卵形成的石子。
這樣的地形很複雜,複雜的地形會給戰鬥製造更多的不
確定性。
熟練的戰鬥技巧,老練的心思詭謀,再用上手中的槍械,那也確實是最適合老比爾的戰場。
我和我,就站在原地沒有動過。
因為對於我來說,不同的地形只會激發出不同的戰鬥方式,抓住對手最微小的失誤,迅速擴大成自己的優勢,最後一舉擊潰是本質,這是不會變的。
對面的我靜靜的看著我說:“老傢伙有時候是挺煩人啊!”
“是啊,他想用田忌賽馬的策略。”我看向遠處已經打在一起的比裡說:“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面對自己時一切策略都是多餘的。”
“不過,我還是想吐槽。”我對自己說:“本我與真我的決鬥,這樣的機會難得,應該把戰場搞的更隆重一些。
”
對面的我輕輕伸著懶腰笑道:“這麼快就看透了本質,我應該感到自豪啊,那麼你應該也猜到輸掉這場挑戰的代價是什麼了吧?”
實力之門後挑戰的本質。
本我,真我與自我。
曾經我陷入過神學哲理與現代哲學的矛盾之中,為了在自己身上找到解脫,大學那幾年的心理學選修課我可是有在很認真的完成。
本我,最原始的自己,顯露的是最基本的欲—望、衝動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只按照快樂的原則行事,沒有社會道德、行為規範的約束,只是單純的想要獲得快樂、避免痛苦。
真我,人格的支配者,追求完美,享受道德帶來的優越感,處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由社
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是道德化的自我,是後天經過社會化改造的我。
人的糾結愁苦,欲—望的根結就是本我與真我的鬥爭。
舉個最淺顯的例子。
當我們撿到一個裝滿現金的錢包,本我的衝動會讓我們想要把錢包據為己有,真我則會用現實道德來要求自己將錢包送還原本的主人。
當我們遇到誘—惑做出選擇前,這樣的衝突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大多數人選擇的結果會是將錢包上交給公家。
上交其實是個甩鍋的舉動。
因為據為己有會受到道德層面的鞭打,想辦法物歸原主則要付出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上交是最簡單,也是最折中的辦法。
促使我們做出這樣
的選擇的就是自我。
自我的職責,就是不斷調節真我與本我之間的矛盾。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擺脫了糾結內耗,就是成熟的表現。
而成熟的過程,其實就是每個人在個人經歷中,在一次次本我與真我的鬥爭中,形成各自的傾向。
老比爾斯不管面對什麼境況,都會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即使是自我犧牲也必須有個能夠給自己帶來好處,足夠打動自己的原因,他是被本我掌控的人。
而比裡越來越明顯的本性還真過程,相當於讓一個五歲孩子接受了三十歲人的完整道德標準,所以他會傾向於真我,不然他也不會說出什麼為“全人類”這種鬼話。
而我……
大概是最不明確的。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