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眾人檢視完秋月父子的函,宣佈戰事結束,整個筑前國歸於我吉良家配下。頓時,無論是家中直臣,還是各國的外樣,都紛紛向我表示敬賀。
“這也是依靠了諸位的勇武啊!”我含笑向眾人點了點頭,“諸位的貢獻,我都看在眼裡,那麼現在就宣佈對諸位的封賞。”
這才是最關鍵的內容。一時之間,眾人都紛紛豎起耳朵,等候我布封賞的內容,整個大帳之內立時鴉雀無聲。
“此戰的第一功,應屬高橋紹運殿下,是他率部突破了秋月家的防線,將秋月家的力量分割開來……因此,我決定將高橋家轉封到原本的筑後國,領上蒲池家舊領八萬石!”我慷慨的說道。
八萬石領地,這是非常巨大的封賞了。其中除了表彰高橋家的功績外,也有安慰大友家的意思。這樣一份基業,將會由大友義統的嫡子繼承。
“是。謝過太常公!”高橋紹運躬下身去。
“其次是立花家,以及作為大友家中堅的吉岡、臼杵兩家。因此,我決定將三家轉封到筑後國,平分上蒲池家的十二萬石舊領。領內的柳川城,jiao給立花家,作為對他們jiao出立花山城的補償。”
“是。”年方十四歲的立花統虎(宗茂),和向來與我親善的吉岡鑑興、臼杵鎮尚一同拜服下去。
“大友武衛殿下,”我接著叫到了大友義統。年初的時候,因為我的推舉,他從朝廷獲得從五位下左兵衛佐之職。
“請太常公吩咐。”大友義統低下了頭。
“鑑於此次攻克古処山城本丸的功勞,我把筑後國jiao給你。另外,吉岡、臼杵兩家的鶴崎地方和海部郡臼杵莊,就返還給大友家作為直領吧!”
“是。謝過太常公的恩德!”大友義統拜服了下去。經過兩年的困窘,大友家總算是重新穩定了起來。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景七郎入繼大友家之故,我相信大友義統和他背後的大友宗麟都能夠明白。
“除此以外,我還有一個建議,”我看著他說道,“聽說當年令祖過世時,給大友金吾殿下(大友宗麟)留下遺言說,家中的六位加判眾,由一族的同紋眾和其餘的家臣各領三席?”
“確有此事……家父繼位以來,一直都是遵從著家祖的遺訓。”大友義統回答道。
“那麼,我建議讓吉岡、臼杵兩家作為筑後國的代表,世襲一個同紋眾和一個家臣團的加判眾席位,不知你意下如何?……當年的吉岡越前守長增、臼杵越中守鑑兩位,曾經分領豐前、筑前兩國政務,並稱為‘豐州二老’,乃是大友家功勳卓著的重臣;如今的吉岡鑑興、臼杵鎮尚兩位,同樣是大友家的柱石,我想這樣褒揚兩家,應該是非常合適的,令尊金吾殿下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太常公的建議……在下將欣然接受。”大友義統稍一思索,很快答應了我的要求。
“在下筑後國�炯矣潰�畢潞笈諾暮諛炯矣籃鋈豢�渙耍�懊懊煉�室幌攏�雜諛殼巴沉熘�蠊�鬧芫暗釹潞託�憒筧耍��9�急溉綰偉才拍兀俊�
“這是我下面要說到的,”我望了黑木家永一眼說。看在他之前表達過忠誠、協助我壓服島津歲久的份上,我不準備和他計較,“周景將加增南伊予十萬石,返回紀伊國主持;宣秀將跟隨我平定豐前國,然後就封於國中。”
“兒臣謹遵父親大人的安排。”周景和佐竹宣秀一起躬身領命,並且不約而同的用上了私下的稱呼。這樣或許不太正式,卻能夠在筑後豪族和其餘外樣面前,表達和我之間的親密和默契。
“唔,”我讚許的點了點頭,轉向蒲生宣秀和蜂屋賴隆,“賴隆殿下和宣秀殿下,以及筑後國的各位,此次也立下了不俗的功績。所以,我準備賜予各家和領內年貢相當的金錢,以獎賞諸位的忠誠奉公。”
“感謝太常公厚賜!”沒等蒲生、蜂屋兩人反應,黑木家永先拜服了下去。然後,他彷彿是意識到了什麼,連忙再次向我和蒲生、蜂屋兩人欠了欠身,“抱歉,在下實在是太過於高興了……”
“無妨。”我很樂意的趁機表達了自己的大度,把目光望向最後的島津歲久,“至於島津家……這次遠征北九州,也是頗為辛勞,所以我會承擔你們此次出陣的所有支出,在軍糧和資金方面給予補償。”
“謝過太常公的好意,”島津歲久有點鬱悶的回答。因為秋月家滅亡、龍造寺家分裂,我入主九州已成定局,所以他也換上了更尊敬的稱呼,但語氣中卻明顯表達出了一些不滿的意思來:“只是,在平定九州的最後一役中,居然沒能幫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