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名貴石頭。很多工匠在做著挑選的工作,不僅要看材料的價值,還要看材料的天然形狀是否適合雕琢。

“這揚州做玉器的時間足足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張玉方說道,“可是這裡的玉石還是要靠外面運進來。”

自大唐朝以後,這裡水運通航,更是加快了揚州玉器手工業的發展。從此,遠至新疆的和田美玉,福建的田黃石,以及河南的獨山玉和梅花玉就源源不斷地湧入揚州。

三人繼續往前走去。

“此處是專門打磨玉石的地方。”張延介紹到,“東面是專門打磨原玉的,而西面則是專門打磨成品的地方。”

很多人在此處工作。那些剛剛被運來的玉石外表或有糟粕之處全都要打磨一方。這份工作聽起來簡單,而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打磨的工匠們也要有一定的雕琢眼光,不然若是有了缺失,卻是無法成品了。

三人正準備與雕琢玉器的地方,一個人突然急匆匆地跑到三人面前。

“老爺,少爺。”那人向張玉方和張延行了一禮。

“餘老。”張玉方喊道,向張凡介紹,“這位是這裡負責挑選原玉的餘老,在這行做了五十年,打眼一瞧就能知道手中的是石頭還是價值連城的美玉。餘老,這是我的侄子張凡。”他沒有到處宣傳張凡是誰,這也是張凡的要求。

“凡少爺。”餘老向張凡見了一禮,又對著張玉方說道,“東家,我這發現了一塊玉石,卻是被人雕琢過的。只是年歲太久,老兒也看不出到底是什麼東西。”

“哦?還有餘老看不出的玉石?”張玉方心下大奇,三人一同趕往選料的地方。

一間棚子裡,幾個年老的選料工正在為這一塊四四方方的青色玉石爭論不休。

“是獨山玉。”一個人說道,“看著色澤,準沒錯。”

“大仔鵝子,這哪裡是獨山玉!”另一個人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哪有獨玉全是一股青,一點雜色都沒有的。”

“這東西就是河南運來的。”原先那人反駁道,“再說,又不是沒見過全是一股顏色的獨玉。”

“可是哪裡有這麼大的!”

“……”

一片嘈雜地議論聲。

“東家來了。”有人看到張玉方過來了,趕緊說道。

眾人也都停下了議論。

張玉方走前去,拿起那塊玉石。張凡和張延也來觀看。只見那玉四四方方,卻並不高,只是便便的一塊。四個拐角中還有一個不知怎麼的有個缺口,不過顯然年代已久,那缺口也顯得光滑非常。

“這……”張玉方很是為難,他雖沒有餘老幹了那麼多年選料的工作,可是這天下大多數值錢的玉石和石頭他也都認得,可是眼前這一塊卻從來沒見過。不同於一般玉石,張玉方手中的這塊比之最透明的玉石還要透亮幾分。面微微有些灰塵和刮痕,可是毫不影響它的美貌。仔細看來,這塊玉的雕琢也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古樸而莊重,甚至帶著一絲威嚴。

張凡本來並不在意這些,只是他看著這塊玉石卻是越來越覺得不對,不由得對張玉方說道:“伯父,能否讓小侄一觀?”

張玉方聞言將東西交給了他。張凡拿在手中,只覺得光滑柔膩之餘還帶著一絲舒心。打量了一番,他將這塊方玉翻過來,看到地面有些坑窪,卻是沒有什麼記號,不由得有些失望起來。

突然,餘老說話了:“東家,老兒之前也沒看過這下面,如今凡少爺翻過來,這才發現,這下面似乎被泥石糊住了。不知道多長時間,看起來像是本就如此。”

張凡聽他這麼一說,趕緊問道:“餘老,能把這層東西去掉嗎?”

餘老有些疑惑,不過還是回答:“這是自然,也費不了多少工夫。”

“那就麻煩餘老了。”張凡說著,將方玉交給他,還讓王猛派了幾個人去看著。

張玉方父子倆不由得大是奇怪,不知道張凡是什麼意思。張凡卻是繼續問道:“這東西是誰送來的?”

“是河南的一個販料的,叫孫周,也是這裡的常客了。”有人說道。

“那人現在何處?”張凡問道。

“就在這裡,在等著結算工錢。”

“快把他叫來。”張凡說道。

張玉方有些疑慮,問道:“凡兒,這……”

“伯父不要驚慌,此事還要帶小侄查證一番。”張凡說道。

少時,有人將孫周引了過來。

“見過張老爺,還有兩位少爺。”孫周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