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清華園新林院8號宅院,是梁思成在清華大學建築系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時所居住的房子。

清華園新林院如同北京大學朗潤園、燕南園一樣,當年都居住著國學泰斗或學術大師,像梁思成這樣獨門獨戶的庭院,新林院還有二三十座。

清華園新林院8號,這座親眼看著梁思成在1946年至1972年間悲喜起伏的宅院,是一棟民國時期的西式小洋樓,坐北朝南,紅磚灰瓦,兩扇厚厚的鐵門像兩隻聾了的耳朵,外界沸騰叫囂的動靜只能到此打住,垂頭喪氣地無功而返。經過半個多世紀,8號院這個當年的獨門小院,已被左右分隔成兩個院落,但這座書香門第的特有的氣質像上等的茶葉,已經把這座紫砂茶壺般的宅院泡透了,哪怕邁進門的來訪者是白開水,也能立即在這氤氳中染上濃香。

新中國成立前夕,兩名解放軍軍官在張奚若的帶引下來到新林院8號,他們拿出一張北平城的作戰地圖,請求梁思成標出重要的古建築,並畫出禁止炮擊的區域。他們告訴梁思成,萬一和談失敗,此圖作為攻城之用,寧願多流血也儘可能保護古建築。梁思成被感動得夜不能寐,他覺得共產黨實在不簡單,過去都是自己找上門去求神拜菩薩,懇求保護古建築,可眼前,解放軍竟然主動找自己商量,北平有救了,中國有希望了。

梁思成—扛不動的北京古城(2)

果不出所料,市政府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年內,清除了33萬餘噸從明朝開始積攢至今的垃圾;清除了61萬噸舊城積存下來的糞便;修復、疏通下水道16萬多立方米;修整街道、衚衕路面252萬平方米。梁思成這枚燥熱的種子,一個猛子扎進了共和國的土地裡。

共和國的國徽上印滿了梁思成深深淺淺的指紋,梁思成的辛勞和才華和著水泥,澆鑄進人民英雄紀念碑。

梁思成為自己當初沒有留在美國或是去到臺灣而備感欣慰。

士為知己者死,作為一個古建築專家,梁思成當仁不讓的成為北京舊城的保護神。正是因為他護城的角色,梁思成在“文革”中一次次被遊街批鬥,連最起碼的做人的尊嚴也無暇顧及。這位曾與陳寅恪、翁文灝一起被譽為“三國寶”的建築學大師,竟然在人生的晚年,與“什麼是無產階級建築觀”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無聊問題糾纏不清。

梁思成盼望和他的同道、學生聚在一起,共同探討這個問題。在清華園新林院,他守株待兔似的等呀盼呀,但沒有一個人影出現。梁思成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就這麼孤獨的等待著。可他怎麼也想不到,此時“廟小神靈大,池淺王八多”的清華大學的先生們,幾乎全部被趕到江西鯉魚洲勞動改造了。

對於梁思成,他沒有在林徽因的墓前崩潰,“大屋頂”的批判沒有把他摧垮,而現在他連自己的影子都揹負不住了。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睜著兩隻迷茫的眼睛,被架上了死神派來的迎親花轎。

緊跟在大花轎後頭的,是人世間可以給出的、最昂貴的陪嫁也是陪葬

品—北京古城。

北京是全世界規模最為宏大的中世紀古城,從整個古城的格局以及散佈在全城的文物建築群看來,儼然是一個沒有屋頂的封建社會的歷史陳列館。

北京這個曾經沒落的城苑,新中國成立後已成為一個年輕的城市。在梁思成看來,共和國定都北京,使這座古老又年輕的都城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如何既保護好舊城固有的風貌,又規劃好新中國的行政中心,成了梁思成1949—1953年為之奔走和籌劃的課題。

梁思成認為,現代的政府機構已不是封建王朝的三省六部。現代政府是一個組織繁雜,各項工作有分合聯絡的現代機構,這些機構總起來需要六至十幾平方公里的面積。由於城內已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再加上居民休憩所應有的園林綠化面積已經太少,把行政中心分散在舊城區,將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梁思成與陳佔祥共同擬定的《關於中央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方案中,梁、陳提議:對北京的建設,要本著“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原則,不應隨意摻雜不協調的形體對古城加以破壞。中央行政中心設在月壇以西,公主墳以東為宜。

梁思成授課時對他的學生說:“北京城也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如果不科學伺候它就會生病。現在北京還沒長大,不會得動脈硬化和心肌梗塞等老年病,只能得一些小孩子得的傷風感冒,但我們不能重複別的城市的毛病。如果今天規劃不好,早晚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