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 往復,永不停止。戴明強調連續改進質量,把產品和過程的改進看作一個永不停止的、不 斷獲得小進步的過程。 戴明的質量管理思想對日本企業影響很大,日本企業紛紛使用 PDCA 迴圈自己找問題, 然後改進產品質量,使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產品質量得到了迅速提高。 ●“Kaizen”成本法 在成本的管理上,日本的汽車界創造了Kaizen成本法。 源於日語的“Kaizen”,意指小的、連續的、漸進的改進,這一方法是指企業透過改進 一系列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細節活動,如持續減少搬運等非增值活動、消除原材料浪費、改 進操作程式、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產品生產時間、不斷地激勵員工。設計過程中確定的產 品各功能和企業各部門的目標成本,是產品製造及銷售過程的成本控制依據。在這個過程 中,企業可利用 Kaizen成本法來逐步降低成本,以達到或超過這一目標,並分階段、有計 劃地達到預定的利潤水平。其計算大方法如下:改善值=本年(月)的實際成本…上年(月) 30
……… Page 32………
第2 章 沒有破產的行業,只有破產的企業 ID2002 的實際成本。這一方法的指導思想是企業有能力不斷地降低產品成本,這是一種永無止境、 目標不斷提高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這種成本意識是企業長期保持成本優勢的基礎。 正是憑著這種精細的精神,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到 80 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達到最輝煌的 時期,日本汽車充斥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市場。請看下列一組數字: 1970 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 109 萬輛。 1974 年汽車出口量超過原西德,並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1980 年汽車出口量增到 597 萬輛,其中向美國出口轎車達 340 萬輛;日本汽車在美 國市場的佔有率達 34%,如將在美合資建廠生產的轎車計算在內,其市場佔有率高 達39%。 1981 年出口量為 605 萬輛,佔日本總產量的 54%,其中轎車為 394。7 萬輛;其中 美國是日本汽車最大的海外市場。 美國、日本汽車及企業生產狀況比較 比較內容 日本汽車 美國汽車 汽車特點 輕巧美觀、造型新穎、油耗低、馬力大、自重大、寬大、油耗高,做工 使用效率高,做工精細 遜於日本車 2002 年 90 天內每百輛車 豐田 107 次 通用 130 次 的質量投訴率 本田 113 次 福特 143 次 克萊斯勒 141次 存貨週轉率 38。3% 25。4% 汽車研發週期 3年 5年 汽車生產成本 平均每輛比美國公司低 100美 高於日本 100美元 元 2002 年生產一輛整裝車 日產公司 15。74小時 24小時(通用公司) 所需的時間 三菱公司 21。33小時 26小時(福特公司) 28小時(克萊靳勒公司) 工藝水平 車門縫隙、漆面光滑度、焊接工 藝均高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