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裴潛逃難荊州避禍,和其兄弟失散。
“我意思很簡單,如你所見,我裴潛在家中並不受父親重視,我今日相助梁家,日後我若有需,梁家也得助我。”
稚童裴潛說著看向了梁喜。
“此事我自然可以代替我家少君應下,不過樑家乃是一介寒門,只怕日後力有未遂。”
不過五歲的裴潛便已經顯露出了不同之處,此刻的梁喜自然不敢再將面前的裴潛當做尋常的稚童了,為了避免未來交惡,所以梁喜開口說出了未來的顧慮。
“我自然知道梁家的能力,也必然不會強人所難,不過我聽聞梁家乃是經商奇才,想必家底頗豐,若是未來我事經學,需要外出求學,到時候或需梁家幫襯一二。”
裴潛看向梁喜。
府中已經有其他的嬸孃懷有身孕,對於此事,裴潛心知肚明。
大漢文風和經學之勝大多都在幽州,對於裴潛來說,自然是想去拜入子幹(盧植)或者康成(鄭玄)先生門下的,所以,到了未來都需要出去求學之時,裴茂的一千石是否能夠支撐這樣的花銷還尚未可知。
畢竟,大漢這些年可不算太平,雖然不遠但要走一趟所花費的錢財便不是小事,更何況,若是去了,涉及到交朋訪友,又是一筆開銷。
梁喜聽著裴潛的話,腦海之中也在思考。
過去的梁家商社其實更多的都是梁母在經營,對於經商一事,梁廣並沒有展現出太強的天賦,不過此刻為了梁廣能夠得救,梁喜只得先開口應下。
眼見梁喜答應,裴潛點了點頭,讓那老僕將梁喜送出。
之後修書一封,送往了雒陽城內裴茂的住處。
“相助梁廣,對大人聲名大有益處,大人說不定可以藉此名揚名士林,為天下表率,至於交惡宦人,乃是吾裴潛一介稚童貿然所為。”
一封書信就這樣送往了雒陽,裴茂看著信件,略微思索,修書一封回了聞喜。
信中應允了裴潛的建議,同時讓他自持手令前往解縣縣君之處。
裴潛看著手中的信件,沉默良久之後突然大笑,起身將裴茂送於他的唯一一件禮物摔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