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子已經具備一代明君的魄力,勢必能一掃當前頹勢。”劉無通肯定地說,“姬子義、趙太后等人的胡作非為令國家呈現頹勢。我們想必知道,正是遷京後的一年,天旦六百四十四年,南方衛國率先叛亂稱王。因為華京距離較遠,趙太后為首的外戚勢力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簡單應付罷了。”
在衛風吸收的那段記憶中,這一事情的印象特別強烈。正是因為這場戰爭,他才淪落到江都,成為哥秀會的一員。周朝聯軍在戰事上的接連失利,造成的直接危害是周王室公信力的下降,如今已有風聲傳到江都,東夷以徐國為首,漸生不臣之心。天下理應只有周天子這一位王,可如今前朝成國稱王,南方衛國稱王,已經是三王並立的局面了。
“如今天子已達弱冠之年,趙太后迫於禮法不得不放權於天子。但是外戚干涉朝廷依然嚴重,雙方矛盾日漸增長。三個月前,天子與大宰大人商議,決定新建官職,來對抗外戚,我便是其中之一。這是一項重大的任務,我雖然幸運但擔子不輕。此次天子將組建一個名為前庭閣的機構,新設內卿一官。我便是為內卿,算我在內,一共有八位內卿。雖然我們不上朝廷,但天子許多命令將直接從我們前庭閣發出。下個月我入華京,前庭閣將正式成立。”
聽得劉無通講述其身份,衛風算是明白劉無通所擔任的內卿和前庭閣的職責。他們表面只是一個傳達命令的官署,但假以時日,他們的權力也會擴張,這類似於雍正所所立的軍機處。明白這是大宰和天子一起商議的方案,衛風不由得對大宰樂良敬佩起來,時日一長,前庭閣的權力擴張,那麼大宰作為百官之長的權力自然會受到影響,不可避免地被削弱,而樂良願意讓步,必有寬宏之心。
“樂良大人是個寬宏大量之人啊,能和天子商量出如此方案來,他是真對你們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啊。”想到這,衛風不由得誇讚起大宰樂良來。
劉無通明白衛風話中的含義,他點頭稱讚道:“大宰大人是真正為國著想之人。不過,雖然我們有此方案,可是趙太后這一外戚勢力也不是沒有動作。以征討叛亂之名,他們正在組建新軍,這一動作究竟是指向南方和西方的叛亂,還是指向不臣於趙氏一黨的朝中勢力,是難以言明的。因此,我們前庭閣還未建立,已經密謀了一個對抗之策,八人中並派出六人前往各地。這一策略,需要地方的軍事力量支援。家父是為江都典史,不掌軍權。幸得家父點撥,江都典尉是為趙氏一族宗親,關係頗深。我才未犯傻,將天子要事託付與敵人。為求屆時江都能站在天子一方,我聯絡了吳長老,想要尋求哥秀會的幫助。”
周朝在四都設有的官職中,以三典為貴。其中典宗負責都城轄區內政務,典尉負責都城轄區內軍事,而典史負責各都城所處範圍內的諸侯國邦交事宜。表面上,典宗地位最高,但因為典史職責更為重要,所以三典之中實則以典史為貴。典史名譽地位為貴,卻因無實權,又經常受制於典宗和典尉。劉無通父親因為是蘆國人士,在處理諸侯國邦交事宜上更從容,所以得能選為典史。
得知劉無通的想法後,孫六大感時機來到,這可是建立功業的好機會。他笑著說道:“劉兄如此看重我們,我們定不辜負期望。”
劉無通本想要點頭示好,可他發現衛風面露愁色,默不作聲,便急切詢問衛風想法。
衛風聞言,這才發現吳長老、劉無通和孫六三人都看向自己。方才聽得劉無通言語後,他也感受到了這是個建立功業的好時機,但其中危險難以明確,倘若稍有不慎,便會惹得身亡。
“感謝劉兄器重,只是這件事情過於兇險了。我們只是一個江都的小幫派而已,平日裡,你讓大家鬥個狠還是能行,可我們若與軍隊作戰,這難度恐怕過高吧。不知道劉兄你和吳長老的詳細計劃是什麼?”
吳長老捋了捋自己的鬍鬚說:“劉兄,我給你推薦的人合適吧,衛風一眼看出問題所在。劉兄,我們誰來告訴他們具體的計劃。”
劉無通向三人抱拳說:“我來吧,畢竟這事是我拜託諸位的。”
前庭閣的計劃在各個地方上並不硬拼,硬拼的也只是華京一地,而且華京一地迫不得已,不會發生內部的戰爭。他們所尋求的是地方亮明旗子,支援天子。江都一地,便是由他們哥秀會成員出其不意,挾持典尉,屆時由劉無通父親典史聯絡典宗,化解局勢,卸掉典尉的兵權,那麼江都便可以支援天子一方,屆時就能威脅到遠在華京的外戚勢力,令他們不得不放權於天子,自歸山林。
倘若華京一地發生戰事,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