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拍一部好電影,拍一部好的科幻電影。
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想要呼叫管理如此多的人力,考慮到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個環節之間的流轉和配合,無數的從未有過的設定和製作方案等著評估、拍板,每個鏡頭都是龐大的設計量和龐大的特效製作量……
如此種種,步子不邁得穩一點,不努力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工業化、模式化製片流程,又怎麼能行呢?
畢竟在這一點上,華夏影視圈如今是最為欠缺的。
作為圈內人,王皓知道,現如今的華夏影視製作行業,更多的其實還是老帶新、師傅帶徒弟的手工作坊式生產模式。
大家遵循的都是“江湖習氣”的幹法,墨守成規,老一輩怎麼幹,新人也就跟著怎麼幹。
這一方面是師徒傳承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另一方面也是大環境如此,盤子太小,暫時還沒有發展的空間。
當然,工業化模式也不是沒有,但程度不深,在專業化的分工、各類人才的專業性、相關影視工業技術等方面,和歐美那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
甚至於未來十幾年,也依舊面臨著這種狀況。
王皓就知道,前世郭導在拍攝小破球時,也頭疼於國內的科幻電影製作人才之稀少,體系之欠缺。
這足以說明,他未來如果想要拍攝科幻電影,將會很難得到業內的支援和幫助,完全沒有能夠借鑑和依靠的地方。
他將會是國內這種型別片的開拓者,也意味著他必須現在就開始努力,從頭搭建起華夏科幻電影工業的框架。
所以藉著這次拍攝《活埋》的大好機會,王皓不僅招攬了一批青影的工作人員,更是拉來了好幾個本校不同專業的大四學生,讓他們一起參與到製片過程中來。
為的,就是讓他們記錄從電影籌備到影片拍攝、後期製作等過程中,王皓等人遇到的所有問題。
這個方法,他還是從前世郭導拍《流浪地球》的經驗中學過來的。
工業化的發展就是這樣,只有學會發現問題,學會進行整理、歸納、總結,然後根據問題制定標準,才能一點點豐富並完善自己的電影工業化製作流程和管理經驗,才能完成更新與迭代,為後來者提供更多的幫助。
所以《活埋》這隻麻雀雖小,王皓也要儘量做到五臟俱全,好全方位鍛鍊自家班底的實力。
至於他為什麼能拉來好幾個本校的大學生幫他做這件事?
2000塊錢找一個農民工或許不好找,找一群大學實習生還不是分分鐘鐘的事情。
王皓以前也以為京影的學生是天之驕子,可真正接觸之後,他發現即便大學擴招還沒開始,學校裡的這幫同學,就業形式也依舊很困難。
正如之前所說的,如今華夏的製片行業,主要還是師徒相傳的手工作坊模式,剛剛畢業的影視行業大學生,在經驗和閱歷上,反倒是不如那些摸爬滾打了好幾年的學徒。
再加上如今“大片時代”才剛剛開始,還不是未來全年票房接近數百億的時候,許多京影本校的畢業生,都很難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