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其未來還和馮小鋼有過多次合作,掌鏡了《烈日灼心》、《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和《金剛川》,還算是有幾把刷子,掌鏡《盜夢空間》,想必問題也不大。
當然,王皓原本是打算用《盜夢空間》的原版攝影師的,然而那位名叫瓦雷·菲斯特的攝影師和諾蘭合作了好幾部電影,關係十分不錯,而王皓又在《盜夢空間》這件事上耍了諾蘭,所以這種合作也就沒可能了。
好在攝影這方面,不同的攝影師或許確實存在水平差距,風格也有所不同,但一部電影的質量,更多的還是看整個團隊以及電影的導演。
並不是說選了一個好的攝影師,就能拍出一部好電影,選了一個差的攝影師,電影就一塌糊塗。
攝影師是重要,但對於成熟的電影工業化來說,卻又沒那麼重要,並非是完全不可取代的。
這也是王皓要推動華夏電影工業化發展的原因,不然拍一部自己的《盜夢空間》,結果還要找來電影的原班人馬,用原版的劇本,就只換掉一個導演,那還有什麼意思。
當然,有的崗位替換成華夏自己的幕後人員沒問題,有的崗位,卻還是要斟酌一下。
畢竟他的這部《盜夢空間》還是要面向全球觀眾的,電影中的不少故事也都是發生在全球的不同城市。
像是洛杉磯、魔都、東瀛、摩洛哥,這些地方的文化不同,反映到場景上,就具有不同的文化氣質。
這方面華夏的幕後工作者,像是佈景、美術、服裝等人員,就具有一個很大的劣勢,那就是眼界狹窄了一點,視野不夠開闊,積累不夠充足。
畢竟他們之前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的電影市場,讓他們搞搞中式造型,研究下古代服裝,那沒問題。
讓他們做異國造型,打造歐美風格,那就力有不逮了。
這不是王皓在貶低國內的這些幕後工作者,而是術業有專攻,能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就已經很難得了。
世界上能夠真正學貫中西的藝術家,畢竟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就連大學中那些研究外國文化的專家學者,或許很多也都只是流於表面,真正能夠完全理解異國文化,把握其精髓的,也沒有多少。
好萊塢電影技術再優秀,製作的有關於華夏文化的電影,不也一樣讓華夏人感到違和與不適嗎。
漫威的那部《尚氣》,就是典型的例子,還有迪士尼的《花木蘭》,以及很多中美合拍的電影,也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後世張國師執導的古裝奇幻大片《長城》,其幕後班底一水的好萊塢人員,名氣也都不小,結果拍出來的電影從服、化、道等各個方面,都顯得不中不西。
如此既不受國內觀眾們認可,也沒在海外獲取多高的票房,可以說是兩面都不討好,敗壞了張國師的口碑,這之後張國師也是徹底熄了走向海外的心思,一心在自己的圈子裡發展。
相比之下,王皓在中美合拍片的經驗上,其實還要遠遠多於張國師這樣的大導演,至少他還有幾部在國內和海外都取得了不錯成績的合拍電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