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他前世在網上不知道見過了多少。
群眾是沒有邏輯分析能力的,陸國濤是王皓的舅舅,又把上百萬的專案交給了他,即便是後面王皓拍的電影真的很不錯,人們也會私下裡議論。
所以再套上一層公家身份,很有必要。
這也是為什麼陸國濤沒有讓王皓自己成立公司與電影頻道簽訂合同的原因。
從這一點來看,王皓前身當初選擇進入京影,當真是做了一個絕佳的選擇。
雖然不少人對華夏電影的學院派有所詬病,但也不得不承認,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想要在影視圈混,京影和央戲幾乎可以說是繞不開的兩個山頭。
王皓京影學生的身份本身就擁有著兩個巨大的優勢。
一是巨大的人脈,整個華夏影視娛樂圈,從電影製作到發行,從幕後到臺前,都可以看到京影人的身影。
二則是京影學院有著屬於自己的電影廠——青年電影製片廠。
該廠成立於1958年,前身曾是京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屬於學院的附屬影片生產機構。
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配合學校各系的教學計劃,提供一個可以給廣大師生們進行創作實踐的場所,並且為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拍攝影片作業和實習生產提供幫助。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電影製片廠也開始像其他各大電影製品廠一樣,由曾經的聲名赫赫逐漸走向沒落,迅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僅電影逐漸減產,有名的電影更是一個也無。
當然,作為背靠京影的官方機構,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
因為附帶教學任務,青影廠還擁有兩座正規的攝影棚,數套齊全且半新的攝影、照明、制景、配音、剪輯器材,以及幾十名訓練有素的專業技術人員。
就算沒有電影可拍,製作能力還是有的。
之前王皓就曾考慮過專案稽核透過後的製片問題,同樣也將目光轉到了青影廠的身上。
此刻舅舅提起,他自然不會有意見。
於是在拿到購片意向書後,精力重新恢復到充沛狀態的王皓,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青年電影製片廠。
這廠子就在京影的校園裡,王皓熟門熟路找了過去,並且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然而接待他的工作人員卻對王皓並不怎麼重視。
“想要找廠長?廠長是你想見就能見的?
導演系拍攝畢業作品?你們班主任的條子呢?還有伱就一個人,廠裡就那麼幾套裝置,你一個人拍什麼拍?
之前不是就通知你們了嗎,畢業作品最好是幾人合作完成,而且就算要借裝置,也得先登記預約排隊啊。
合作?這我可做不了主,廠長這會兒不在,這都幾點了,早下班了,你下次再來吧……”
面對這位老師有理有據的刁難,即便是王皓也毫無辦法,他倒也不是沒有遞上煙,可年輕的相貌很難讓人家產生信任感。
好在除了他舅舅以外,王皓也並不是沒有其他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