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銀元券為限,不得行使現金,違者全數沒收,以防白銀之偷漏。如有故存隱匿,意圖偷漏者,應準照危害國民緊急治罪法之治。
二、中央、中國、交通、工農四銀行以外,曾經財政部核准發之銀行鈔票,現在流通者,準其照常行使;其發行數額即以截至1月3日止流通之總額為限,不得增發。由財政部酌定限期,逐漸以中央鈔票換回,並將流通總額之法定準備金,連同已印未發行之新鈔及已發收回之舊鈔,悉數交由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保管。其該準印製中之新鈔,並俟印就時一併照並保管。
三、銀元券準備金之保管及其發行收換事宜,設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辦理,以昭確實,而固信用。其委員會章程另案公佈。
四、凡銀錢行號商店及其他公私機關或個人,持有銀元本位幣或其他銀幣生銀等類者,應自1月4日起,交由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之銀行,兌換銀元券。除銀元本位幣按照面額兌換銀元券外,其餘銀類各依其實含純銀數量兌換。
五、舊有以銀幣單位訂立之契約,應各照原定數額於到期日概以銀元券結算收付之。
六、為使銀元券對外匯價按照目前價格穩定起見,由中央、中國、交通、工農四行無限制買賣外匯。
1月8日,中國政府又公佈了一份“新幣制說明”的檔案,保證新幣制不會導致通貨膨脹。中國政府透過“回答民眾對新幣制的疑問”,強調了幣制改革的幾個重要方面。針對有人懷疑匯兌穩定的可行性問題,中國政府保證實行穩定匯率,如果匯率相差太大,四大政府銀行將聯手進行干預。針對商品價格可能出現的波動,中國政府保證波動將是暫時的,在短時間內就會穩定下來,並多半會維持在輕度通脹的水平上。關於禁止實銀流通,中國政府說明了使用紙幣銀元券的好處,建議民眾改變使用實物白銀的習慣,同時中國政府宣告,銀元券有足夠的準備金支撐,流通上不會有任何問題。…;
中國政府發行紙幣銀元券的政策一公佈,英國駐華公使立即發出英皇敕令,要求所有駐華英商和英國僑民遵守中國法令接受銀元券,不得再使用白銀。在中國金融界佔有重要地位的滙豐、麥加利等英資銀行率先交兌庫存白銀給中國中央銀行,總數近3億兩白銀實銀。花旗銀行等在華美資銀行也向中國政府交兌白銀計1。17億兩。
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總部。
在一間會議大廳裡,一場秘密會議正在緊張的進行中。
“北京政府成功地在經濟和金融上再一次達成全國統一了。”
“支那歷史上的紙幣發行信譽極差,因而屢次失敗,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不,這一次是不一樣的,支那政府這一次發行紙幣能夠成功的關鍵是有了西方國家外匯的信譽和英米的支援,英米的支援是為了限制日本在東亞開拓的戰略目的,支那在歐戰結束後能夠將不平等條約廢除,其中關鍵的原因就是支那的金融與英米掛鉤,實現與英米經濟金融一體化後,這些不平等條約便成為了自由貿易的國際金融資本的障礙,這才是英米支援支那的經濟基礎。”
“你們知道支那這一次拿到了多少財富嗎?到去年為止,支那對外外債是13億銀元,而各國在支那的投資總計有60億銀元,在支那的民間債權、財產、房產等價值90億銀元,這些資產全部從白銀被置換成為了銀元券,這些財富是支那國民生產總值的二倍!是支那貨幣發行量的五倍!也是支那自1840年以來所有的戰敗賠款的10倍還多!這是支那金融界的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勝利!要知道,在滿洲、蒙古和華北,外國資產以日本為多,英米這樣的政策是慷他人之慨!卑鄙啊!卑鄙!”
“支那發行的貨幣與英米貨幣掛鉤,本身就是符合英米的利益的,同時支那發行貨幣收兌了大批的白銀與英米置換成為外匯,也就是他們的紙幣,這些外匯所換取的白銀流入了英米腰包,成為了重要的貴金屬儲備,平抑和控制了英米由於危機和信用破產可能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支那由於發行紙幣購買力增加也消費了英米危機中過剩的產能,這樣的結果對於英米是大大的有好處的。實際上支那把金融控制權交給了英米,英米的貨幣政策的變動,將直接影響支那,而且更給英米以紙幣換取支那的白銀提供方便。”
“別忘了,日本的國家金融體系的建立,也是取得了英國的支援實施才得以進行的,日本把對清戰爭賠款強迫支那兌換成為英鎊,日本是在把支那賠付的4000多萬英鎊變成發行日元的儲備,這樣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