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爺與小姐都是好說話,沒脾氣的人。一條狗 倒是換得了周家一匹棉布,真是好買賣 。

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

且說這鄭大嫂這一趟來,帶來的話題,卻驚醒了周夫人,自己要是有個萬一,女兒雖然聰穎,可是要這外頭傳得神乎其神的,有心人要是個“心黑手辣”的名聲,如何是好?

當下,決定從即日起,便開始教文箐一些世俗事務。想著剛才文箐的對話,又皺了皺眉。自己有心託服於陳嫂,可是她畢竟不是自己,所教只怕……一時,便計上心來,道:“阿蘭,你說剛才箐兒回鄭家大嫂的話,是好還是不好?”

陳嫂剛才聽得小姐說的“二”字轉變的事,覺得小姐真正是玲瓏剔透,便是將一個字就說明了人云亦云中可能的訛傳,心裡好生佩服。見夫人問話,便高興地讚道:“小姐,剛才的那個比方,說得極是。便是把鄭大嫂子聽到的外頭傳言給推翻了,堵了眾人的口。”

周夫人聽得,心裡微有失落。牽起文箐的手,認真地看著她的紋路,微嘆一聲,道:“箐兒,你剛才的例子,雖好,可是卻不懂得藏拙。鄭家大嫂雖是被你一時說住,沒想到其他。可等她靜下來,再與人說及今天之事,自有人會想到:便是你沒那份膽量,可是你這頭腦,半點不含糊,便是恰恰應證了外間傳言的大部分。日後,需懂得謹言慎行,話不要說全,便只需說一半留一半。”

文箐本以為自己說話滴水不露,這次聽周夫人這麼一分析,便突然也明白過來,自己確實不懂藏拙,只想著如何堵了外人的嘴,哪裡想到這悠悠之口,豈是自己能堵得了的?周夫人所慮,不可謂不全面。既要避謠,又要說清文箐有慈悲心,這樣方才好。

聽得很是心悅誠服,認真地點頭道:“母親說得極是。女兒剛才也是一時情急,只想著外間可能會以訛傳訛,再傳下去女兒只怕就妖怪了。剛才聽母親後來所說,便知還需得多學著些才是。女兒日後一定謹記母親今日這番教導。”

周夫人見女兒如此懂事,心內大安。想著自己少時還不如她,自己此時也是一時操之過急,哪裡便能頃刻間讓她一下子就如同自己這三十多年的經歷?當下便也道:“母親也是急於求成,你如今能這般曉事,從今後,這家裡大小事你都可以過問,不懂之處,再來問我。平日裡多問你陳媽便可。”

文箐聽得這番話,這算是周夫人正式讓她參與家中事務了?心裡雖有些輕鬆,可是轉念一想周夫人內心所慮,只怕是在擔心她自己不幸的話,所以才早早地來教導自己。心中又是一痛,再也說不出其他話來,嘴裡只得道:“女兒一定多看多問,不懂便請教母親。”

陳嫂在旁邊聽了,使勁控制眼淚才沒流出來,擠了個笑出來:“小姐自是一學便會,夫人只管安心養病便是。夫人病好了,便也多些時間來教小姐。我與阿素,還有阿靜是一定施展了全身功夫從旁助於小姐的。”

周夫人點點頭。此事便是這般一槌定音。

而文箐翻過帳本,覺得這樣沒有進項地呆在歸州,一家大小坐吃山空肯定不行。買船的人還沒確定的回信,道是在籌錢。因為這條船,陳管事和李誠需得天天去碼頭附近照顧,潑水,以防這船每日曝曬也是個問題。另外,閒船怕老鼠,碼頭一帶,鼠患較多。

也是這樣經常往返碼頭,發現一點小商機。歸州這裡牙行卻不如成都府,更不如蘇州府,都是散個的牙人,也少得很。可是碼頭臨時停靠一夜的船並不少,往來買賣 的,不太瞭解這裡的行情,陳管事則在這裡瞭解了不少資訊,認為可以將歸州的一些小物件收了再倒賣 於商船。就幹起了牙人的活計,或者說是經紀,這樣,十來天也會收穫個二百貫左右。

李誠不如陳管事有經營頭腦,原想開個小攤賣 點吃食,陳管事卻想這需要女人,家裡女人的活兒並不算少,女人要太累了,病一個就麻煩了。

於是又到家中合計,李誠體力比陳管事好,卻管錢管家不如陳管事。說及這附近全是深山環繞,楠木較多,要是從鄉里收些木頭,或者找現成的傢什拉到碼頭賣 於下行的商船,倒也可行。

他把這事拿出來商量。結果家人反應不太好。

陳管事覺得楠木本來就貴,加上大件的做工也就貴了,多收上幾件,要是一時脫不手了,便佔了錢,顯然不成。

其他人想著這個家裡的傢什也就是杉木造的,不說做工,就是材質也是原來看不上的。不過,畢竟這裡是暫住,所以收上來的要賣 不掉,放在這裡豈不是白白便宜了房主?本來就是高價賃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