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考試的能力。再說了,在官場上,也沒辦法顯示真才實學。大家都是辦檔案,開會議,作為小官,只是跑跑腿,辦些具體的事情,能夠貫徹領導的意圖就行了,只要不是傻子,勤快些,都能按部就班地幹好。所以清朝的名臣李鴻章曾說:‘這世上什麼事情最好做?做官!’所以當官沒有什麼稀奇的,你別看那些大官,威風凜凜的,其實肚子裡可能跟你一樣,也是一肚子青菜屎而已,腦滿腸肥,思想貧乏,所以當官的最愛講官話、套話、廢話,不是他天生這樣,他是腦子裡沒有東西,害怕出錯誤,怕當眾出醜,讓別人看透了他的底細,只好照本宣科,一輩子把無聊進行到底。講得人昏昏欲睡,他自己也身心俱疲。浪費了別人的寶貴時間,也糟蹋了自己的人生年華。但是,當官還是比不當官好,當大官還是比當小官好。從古到今,一旦有了災荒,首先餓死的都是老百姓,沒有說先餓死當官的。你看今後的改革方向,工人的鐵飯碗已經砸了,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很快也就會變成紙飯碗。社會上充斥著下崗失業的工人、農民工。他們今後絕大部分的人,都要從民營企業主手裡討飯吃。民營企業,說得好聽點,那是新社會階層。說得不好聽點,那就是資本家。全世界的資本家其實都是一樣的,不管他是美國的,還是香港的、臺灣的,或者是我們自己產生的鄉鎮企業家,老闆,他都是要賺錢的,他都是把發財作為自己的人生的首要目的,資本都是逐利的,這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真理。馬克思早就說過,資本為了100%的利潤,可以鋌而走險;為了300%的利潤,可以冒上絞刑架的危險。他們這些人,為了發財,是不會顧及打工者的利益的。在各種法律制度還不完善的今天,普通的民眾,要想透過本本分分地打工,過上好日子,基本上比登天還難了。只有當官目前還有保障,至少工資在年年漲,不管工人、農民的日子怎麼樣,但公務員的工資,還會年年漲下去,為什麼?因為政策就是他們制定的,誰會傻到把自己的工資年年降啊!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所以我勸你啊小黎,要趁我還在領導崗位上,能為你說上話,你得把博士文憑搞到手,以後提拔的機會就順理成章了,只要你上去了,我們家就又有個高階幹部,以後等我退休了,有什麼事情,也好辦!”
第二章(18)
黎安平聽了岳父佬的一番話,從此茅塞頓開,在工作的時候,還不忘學習,先是在職獲得了碩士文憑,後來又花了七八萬,搞了個博士文憑。至於怎麼得的,自然少不了花錢請客,送禮拉關係。但不管怎樣,文憑是到手了,檔案裡註明了一條,是“在職博士”。
他這個博士,現在省政府裡也不稀罕了,許多處長都花錢弄得有。那些廳局長們,更是大多數都有了。老百姓把這些博士官員,叫做“摻水博士”,是把他們和那些真正的博士區別開來,一時間中國成為博士大國,中國的官員,也成為這個星球上學歷最高的官員了。
但博士不代表博學,文憑也不代表水平。劉放明作為省政府的一把手,就是個本科文憑。省委書記楊春風,只是個大專文憑。所以,對這些省政府的博士們,劉放明壓根就沒想到要高看一眼,他私下裡經常罵:“這些假博士,都是他媽的垃圾,一個一個,都是官油子,是個讀書人的樣子嗎?有一點斯文相嗎?我不用,只要我在省政府一天,這些假博士,就別想出頭!”
所以,在上報副廳級後備幹部人選時,他一看到黎安平的名字竟然排在自己的秘書肖鋼的前面,馬上就讓秘書把秘書長薛志恆喊了過來,指著黎安平的名字說:“這一次不能有他,有他還有小肖的戲嗎?劃掉!”
薛志恆笑了笑說:“老闆,我看你還是再考慮考慮,報上他吧,他岳父可是周廣生,如果他使起了絆子,都不好辦!到時候小肖也可能過不了!”
劉放明那時剛當上省長兩年,正是位子坐穩,春風得意的時候,大腦有些膨脹,以為在西江省裡,還沒有自己辦不成的事情,就沒有聽從秘書長的建議,拿起筆來,劃去黎安平的名字,隨手把檔案扔給了薛志恆說:“就這麼上報,我看他周廣生敢怎麼樣我。”
秘書長看他都這個樣子了,就只好作罷,按他的意思,上報了組織部。
周廣生本來對自己的女婿充滿了希望,但在組織部送來的名單上,卻怎麼也找不到黎安平的名字,就問秦大龍,是不是省政府報錯了。
秦大龍說:“沒有錯,這是省長劉放明親自過目過的。我打電話已經問過薛秘書長了。”
周廣生一聽就明白了,所以思考了幾天,還是決定搞個突然襲擊,讓劉放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