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4部分

楊元慶則回到了城外大營,剛進營門,便有親兵上前來稟報:“啟稟總管,帳內有人在等候接見,說是總管的族人。”

‘族人?’

楊元慶微一沉吟,便明白過來,這一定是弘農楊氏家族有人來了,他在弘農呆了幾天,卻一直沒有和楊氏家族接觸,而是有意無意地避開他們,他現在並不想認祖歸宗,他更願意自己的身份保持在一種模糊狀態。

“來人叫什麼名字?”

親兵稟報道:“來了兩人,其中一人好像是叫楊異,另一人不知。”

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他凝神想了一下,好像聽楊巍說過,此人目前是弘農楊氏家族中輩分最高的一人,還是他祖父楊素的叔父,極少露面,是楊氏家族中的一個神秘人物,楊氏族人既然來了,楊元慶決定還是要見一見。

“帶他們去偏帳見我。”

弘農楊氏號稱關西三大士族之一,與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齊名,在千餘年漫長歲月中,弘農楊氏已經分化為大大小小數十房,有上千族人,每房都有自己的家主和祠堂,楊素只是其中較大的一房。

在弘農西南的楊家村內還建造有楊氏家族的總祠堂,供奉著楊氏先祖春秋羊舌氏,每隔三年,楊家各房家主和長老都要來總祠堂舉行大祭。

大業九年楊玄感造反,楊廣只是下令處斬了幾名替楊玄感帶路的楊氏族人,其餘各房族人都沒有被波及。

目前坐在偏帳等候楊元慶的兩名楊氏族人,一人叫楊異,是楊素的族父,年約八十餘歲,白髮蒼蒼,但精神很矍鑠,思路依然敏捷,他和楊素是一房族人,按輩分來說,他應該是楊元慶曾祖父。

另一人叫楊文晉,是弘農楊氏最大一房松陽房的家主,楊素一房衰敗後,松陽房便成了弘農楊氏各房的領袖,楊文晉接替楊玄感出任總祠堂的主祭人。

兩人坐在帳中都沉默不言,該說的話路上都已經說好,現在就等楊元慶的一個表態,這也是他們今天來拜訪楊元慶的一個主要目的,希望楊元慶能承認他是弘農楊氏子弟,畢竟楊元慶最後把楊玄感的遺體送回了弘化楊氏族墓。

“楊總管駕到!”

帳外士兵一聲高喝,帳簾挑起,楊元慶快步走了進來,笑眯眯道:“很抱歉,事務繁忙,讓兩位久等了。”

他的語氣很客氣,就像在接待弘農郡的望族鄉紳,楊異和楊文晉對望一眼,兩人都掩飾不住眼中流露出的失望,不用談他們便知道結果了,楊元慶不會承認自己是弘農楊氏,也不會接受他們關於拜訪總祠堂的邀請。

第三十二章 裂痕初現

李孝恭大敗逃回關中,震動長安朝野,這次出兵弘農郡是唐王朝進軍中原的第一步,卻以慘敗收場,駙馬、兵部侍郎趙慈景陣亡,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一次失敗還在倒下老對手楊元慶的刀下,令無數人唏噓,一連數天,長安上至公卿大臣,下至腳伕走販都在談論著這場令人難以接受的慘敗。

但皇帝李淵卻在此事上一反常態地沉默了,只是匆匆丟擲一個‘出兵時機不對’的結論,便不再提及此事,也不在朝會中討論,更沒有對敗將李孝恭做出任何處罰的決定,頗有一點將此事束之高閣,不了了之的態度,一些政治敏銳的大臣都意識到了,這件事或許涉及到皇族內鬥,李淵有難言之隱。

長安明德門,一隊數百人的騎兵護衛著秦王李世民從城外疾奔而歸,城洞內的民眾紛紛向兩邊散開,騎兵隊徑直衝進了城內,幾十名守門士兵阻攔不及,只得眼睜睜看著他們在朱雀大街上奔遠。

“那是秦王殿下,今天怎麼會強闖城門?”

守城士兵們議論紛紛,都不解一向極重規矩的秦王,竟然也會像紈絝權貴子弟一樣強闖城門。

“或許秦王殿下惱火吧!畢竟弘農郡的慘敗,誰心裡都不會好受。”有善解人意計程車兵猜到了李世民心情不好。

“秦王竟然是從隴西趕回來,弘農郡的事態一定很嚴重。”

“聽說和齊王有關。。。。”

“噓!別亂說話。”

士兵們低聲議論著,望著秦王李世民遠去。

李世民率軍在隴西和薛舉軍隊對峙,三天前他得到緊急情報,李孝恭兵敗弘農郡,趙慈景陣亡,三萬軍幾近全軍覆沒,這場戰役的慘敗令李世民憤恨不已,早在父皇派援軍去弘農郡,而不是把李孝恭的軍隊撤回來,他便知道此戰必敗無疑。

他的父皇過於看重地盤而輕視士卒。正是這種觀念導致父皇做出錯誤的決策,而隨後父皇又犯下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