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部分

開對著步兵佇列轟擊,野戰炮對機動性要求比較高,雙方使用的都是帶輪子和駐鋤的純銅行營炮,實心鑄鐵炮彈或者開花彈。

炮兵是比騎兵還要金貴的兵種,為了防止對方騎兵突襲,陣地設定的比較遠,這樣一來,殺傷力大大減弱,準頭也差了一些,這種時候考量的就是炮兵的技術了。

漢軍陣地上,二十門銅炮一字排開,炮兵們有條不紊的操作著,裝填實心彈和藥包,然後用燒紅的鐵鉗子點火,炮彈呼嘯而出,落到空曠的原野上,騰起一陣煙霧,又往前跳了幾跳才停下,炮兵們根據彈著點抬高了炮口,再次進行試射,這回炮彈終於落入敵陣,造成了一定的殺傷。

一輪射擊之後,由於後坐力影響,大炮變動了位置,炮兵們迅恢復跑位,進行再裝填。

每個跑位前都放著一個木桶,裡面盛著醋,四個耳朵裡塞著棉花的炮兵站在一旁,每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硬木杆子的工具,前頭各有不同,一枚炮彈剛剛出膛,他們就猛撲上去,第一個人用手中的器具在醋桶裡蘸了蘸,迅搗入炮膛,將上次射擊餘下的火藥殘渣和藥包碎片清理乾淨,順便降低了炮管的溫度,這個步驟非常重要,如果炮膛溫度過高的話,會引燃下一步裝入的火藥,醋比水乾的快,能夠節約一些時間,多射一輪炮彈,這還是西涼炮兵總結下的經驗。

溼擦過後,第二個士兵又上來用乾布將炮膛清理了一遍,然後第三名士兵用藥鏟將火藥裝入,這個步驟已經是經過簡化的,火藥裝在棉布袋子裡,定量準確,放置方便,反觀周軍那邊,還是用藥鏟去桶裡的火藥,定量完全靠感覺,所以每門炮的射程會有差距,很難形成集團火力。

藥包裝入之後,就是裝填炮彈的步驟,第四名士兵將一枚包著鹿皮的球狀實心鑄鐵炮彈塞入炮口,然後用推彈杆將炮彈頂入炮膛深處,炮彈包裹鹿皮是要加強氣密性,使火藥氣體不浪費,射程更遠,而使用對集團目標殺傷性一般的實心炮彈也是為了射程的需要。

完成這四個步驟所用的時間極短,元封極其重視炮兵,所用的兵員都是最優秀的,身高力大,手腳麻利,平日裡也不用操練隊形,只需苦練裝彈射擊這些步驟便可,他們的動作都是機械性的,不用經過大腦,所以度極快。

漢軍的炮彈從側翼射,落到周軍步兵佇列裡,實心炮彈殺傷力有限,但也造成了令人震驚的效果,被砸到計程車兵腦漿迸裂,死狀極慘,好在二十門大炮對於數千軍隊組成的隊形來說未免少了些,所以周軍的行進只是小小的停滯了一下,便繼續前進了。

打仗就是這樣,刀山火海都得上。

周軍的炮兵開始反擊,但是他們的素質明顯弱於漢軍,慌手忙腳,射緩慢,使用的還是近程的開花彈,雖然在空地上炸出了大團的煙霧和泥土煞是好看,但是卻根本打不著對方。

不斷轟鳴的炮聲和騰起的煙霧,讓漢軍的新兵們體會到了戰爭的恐懼,很多人臉色煞白,腿肚子轉筋,但是那麼多的兄弟就站在周圍,前後左後都是自己人,就算一顆炮彈打過來,也未必會砸到自己頭上,所以他們還能堅持。

隨著距離的接近,周軍的炮兵也揮了威力,他們大炮更多,彌補了射和精度上的差距,給漢軍造成了傷亡,好在漢軍的隊形比較薄,只有三層,所以傷亡不大。

兩軍步兵慢慢接近到五十步的距離內,已經可以看清楚對方的眉眼了,戰鼓聲這才稍停,雙方立定,整隊,填補炮彈造成的空缺,然後在隊官的口令聲中,齊刷刷舉起火槍,瞄準對面的敵人。

五十大步的距離,互相用火槍指著,這種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站在第一排計程車兵,不少人的手都在打哆嗦,彼此間都能聽見牙齒敲擊的聲音。

“二娃,俺要是壯烈了,你幫我給家裡捎個話,俺不是孬種,沒給爺孃丟人。”

“中!俺要是死了,你也一樣!”

雖然這種話已經說過許多次,但是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多說一次。

其實對面的周軍也好不到哪去,他們雖然是從軍多年的老行伍,但是玩這種面對面槍斃的打法還是頭一遭,這玩意誰能受得了,要不是藍大帥治軍嚴謹,陣前退縮者殺無赦,估計不少人就得丟下槍掉頭逃竄。

兩軍幾乎在同一時刻開槍,頓時升騰起一陣白煙,站在第一排計程車兵幾乎栽倒了一半,然後第二排計程車兵跟上繼續射擊,隊長聲嘶力竭的喊著口令,但是聲音已經被槍聲掩蓋,慌亂計程車兵們各自為戰,有人哆嗦著就是裝不進彈藥,有人腦子裡一片空白,啥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