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他喊出話來,自有百姓前去報信,反正離得又不遠。
王平安哼了聲,對老道說道:“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麼花樣來!”反手抓去,一把捏住老道的脈門,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別光你抓著我,我也得抓抓你!
老道嘿了聲,並不掙脫手臂,反而笑道:“好小子,看你唯唯諾諾的,想不到還有點剛兒!很好,道爺喜歡!”
百姓們簇擁著王平安和老道,一起向城門口跑去,半路上又有無數災民加入人群,越聚越多,待到了城門口,人已數千,加上門口早到的,足足有二三萬人,百姓數量仍在增加!
牛正宏站在城樓上,臉色烏雲密佈,而且烏雲裡隨時都會有閃電擊出,他是剛剛從洛陽趕回來的。這一路上他棄車不做,乘馬狂奔,可緊趕慢趕,到底還是回來晚了,長安來的巡察大員已然來到了徐州。
牛正宏此次趕去洛陽,為的就是和上司及同僚們商量,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欽差,宋州和汴州方向發生水災,雖未禍及徐州,但百姓逃難,離了家鄉,實際上真正的賑災,不是發生在已成澤國的災區,而是在附近州府,壓力全要由他們這些地方官來承擔!
大唐建立不久,無論是在皇帝心中,還是在宰相們的心中,隋朝那天災**引起的大亂,還歷歷在目,所以長安城裡,沒有人敢不把這次水災當回事兒,派下的欽差更是一個瞪眼便殺人的強勢人物!
皇帝為什麼要派下這麼一位殺人不眨眼的欽差來,目地呼之即出,就是讓他來殺人的,哪個官員要是敢不賣力賑災,掉腦袋那是肯定跑不了的。所以洛陽留守連忙招集各州刺史,去他那裡議事,刺史們做事不力,掉腦袋沒關係,可那卻會連累到他的,雖然留守大人手眼通天,可面對這次來的欽差,他也是無能為力,沒法通融!
刺史們更加害怕,到了洛陽後,正在商議應對之法,突然有人報告,在趕往洛陽的欽差車駕突然消失,欽差大人易容化妝,直接進入民間,探查災情!
刺史們無不大驚,欽差既然做出這種事來,想必不會是光要探查災情,也是要考評官員的能力啊,而他們偏偏又都離了治所,跑到了洛陽,萬一留守的官員賑災不利,那這賬豈不是要算在他們的頭上!
洛陽留守焦急之下,忙命刺史們連夜趕回治所。牛正宏也是心驚肉跳,不敢耽擱時間,騎上馬沒命地往回跑,等回到徐州,見本州已然開始放粥,百姓也無鬧事的,這才放下心來。
他大大地誇獎了一番眾官吏,說在路過別的州時,有幾個州府尚未放糧,估計著那幾個刺史要有禍事,他本來還在擔心徐州,可一回來,見竟然已經開始放糧了,行動迅速,非常叫人放心。他好生誇獎了一番眾官吏,說他們做事果斷幹練,尤其是給這次放粥出主意的米遠國,還有實際執行者常慶豐,所得誇獎最多!
常慶豐受了誇獎,對王平安感激得五體投地,心中充滿了憧憬,看來自己升官的日子不遠了,真不知該如何答謝王平安啊!
可沒高興多一會兒,突有人來報,說是欽差大人到了!
牛正宏一聽這個,差點兒沒嚇暈過去,從洛陽到徐州,沿途那麼多的州府,怎麼欽差都沒去,卻偏偏來到了徐州,這不是要人命嘛!他趕緊迎接出府,所有官員盡數出迎!
可一出門,卻發現來的不是欽差本人,而是他的隨從,這些隨從俱是彪形大漢,個個長相兇惡,與傳聞中的欽差倒有幾分相似。大漢們倒也沒有什麼廢話,只是帶來了欽差的口信兒,讓牛正宏把護城河填了,因那護城河已然成了病源,如果再不處理,那麼徐州即將爆發瘟疫!
說完這個口信兒,大漢們上馬而去,不知他們去哪裡了,牛正宏可沒膽量派人跟蹤。
牛正宏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徵集民夫,去城外填護城河,今天肯定是來不及了,但也要把聲勢造出去,讓暗地裡觀察的欽差知道,他牛正宏是賣力氣賑災的,絕非敷衍!
城樓上,徐州官員分做兩列,站在牛正宏的身後,各有所想,人人都在想著心事!
戴士強看了眼捂著腦袋的米遠國,心想:“這老傢伙怕是又要裝暈!”他又看了眼官員後面的常慶豐,心裡大大不是滋味!
他後悔啊,真是快悔斷腸子了。就在今天,王平安還告訴他要把護城河填了,因為這條成了臭水溝的河已然成了病源,自己還百般推脫,不肯照辦,如果自己能越權,搶先一步,就算不去真的填河,而是先造造聲勢,豈不就是大功一件!
戴士強無論如何想不到,王平安的想法竟然和欽差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