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張仲景能出醫書,那是因為他是漢代的大官僚,曾做過長沙太守。《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這說明張仲景在寫書之前,就已經是天下公認的名醫了。但即使這樣,他的著作發行天下時,也是在他臨去世之前不久。

孫思邈能出醫書。但也是在名滿天下之後,皇帝百姓無人不知,但他的《千金要方》是什麼時候出的呢,是在他七十多歲時出的。孫思邈不是神仙,他是不會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在古稀之年,估計著自己有可能不久與人世,所以出了書,至於他後來又活了那麼多年,這並非是他本人所能預料的了,他畢竟不是真的神仙!

““汗時珍能出醫書,他的故事人盡皆知,《本草綱目》的出泛一,艱難,都被拍成了電影。李時珍能力極強,但他的權勢卻遠不如張仲景和孫思邈,所以連他本人都沒能活著看到自己醫書的出版!

在古代,出本醫書太難了。各方面因素都要考慮到!以王平安不到二十的年紀,如果他真的出了一本醫書,非得半路夭折不可,就算是這本醫書最後被認可,但也肯定是王平安死後百八十年的事了,經過時間的洗禮,由後人去認可他!

王平安要想出醫書,在現階段只有一種可以推廣的辦法,即他成了太醫署裡的最高長官太醫令,自己編書,自己稽核,然後用行政命令,刊印全國。只有透過這種國家力量,才能讓他的書得到認可,從而普及。

以他現在的身份,要走出醫書,那不是揚名,那找捱罵呢,醫書一出,就得有無數的人登門“拜訪”和他無休無止的辯證,從他十七歲一直辯證到七十歲,中間都不帶有停歇的!

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只憑著一腔熱血去辦事,那是不行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殷九乘他們只從經濟方面去考慮,卻沒想過醫生本身,這點是不夠的!

王平安要出醫書,也成,可以,但必須是前人沒出過的醫書種類,使得其他醫生無法與他辯論,只能承認他的著作!

開山鼻祖,是無需在意別人意見的,吾即巔峰,爾等皆在吾之腳下,但能有這種氣勢的,也僅限於開山鼻祖!

王平安又敲了敲那盤香格炒雞蛋,笑道:“你們呀,都沒認真聽我說話,我幾時說過不想出醫書了?但出哪種醫書,卻尚須好好想想,我可不是仲景先師,更不是孫真人那樣的神仙人物,如要出醫書,現在這年紀可不能出常規的,得另闢蹊徑!”

頓了頓,他道:“我打算出本藥膳的,藥治不如食治,以前雖然有醫書寫過相關內容,卻都只是一帶而過,並沒有詳細論證,我打算寫一本專門說食療的醫書,別人沒有寫過,就讓我來開這個頭吧!”

眾人的眼睛一起看向那盤香格炒雞蛋,這玩意兒也能寫到書裡去,路邊攤的貨色啊!這年代的人,還不明白食療的重要性,當然如果真的明白,專門的醫書就會鋪天蓋的而來,也輪不到王平安開這個頭了!

藥治不如食治,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

巧了,正是和王平安同時代的人,藥王孫思邈提出來的。《千金要方》裡明確記載: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觀點明確,食療先與藥療,食療不行了,才好用藥。

第一本專門論述食療的書是哪本?是《食療本草》。

這誰寫的?

臭了,和孫思邈還有關係。是他的弟子寫的!

可這一切巧都不叫巧,真正巧的是王平安比他們提前提出了這個觀點,並揮算出書了!

就早了這麼一丁點兒的時間,他立馬就成了食療界的開山鼻祖,而食療又的的確確是醫術的一種!

開山鼻祖這四個字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是正數第一,別人只能甘拜!

殷九乘皺著眉頭道:“這種書以前沒人寫過吧?反正我是沒看到過。那出這種書會不會風險很大啊。萬都賣不出去”

哈米提不願意了,道:“誰說要賣了,咱賠本賺吆喝,印出來直接送人,印它個十萬二十萬冊的,又能費幾個錢?”

殷九乘心想:“跟我比豪富。我可不見得比你窮!”他道:“既然本錢由哈老爺打,那渠道就由我出好了,從印刷到上市,我一人全包

王平安笑道:“不見得會虧。出書是我的事,豈能讓你們二位白忙乎。這樣吧,咱們分一下工,哈老爺負責出資,殷兄臺負責銷售,我則負責出方,如果賺了錢,你倆平分,我就不要了!”

“那哪兒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