塢。這種差距我們應該認識到,認清它,再逐漸縮小差距。”
看著臺下的年輕校友們,張藝謀最後說道:“我們的人口和經濟發展擺在那,未來一定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電影市場。我認為電影的希望在年輕人身上,未來10年、20年,30年……一定會出現一個優秀的年輕導演群,用他們優秀的作品和好萊塢相抗衡,再逐步佔領海外市場,面向世界。”
啪啪啪!多功能廳裡頓時響起了一大片掌聲,再變得震耳欲聾,北影學生們都一臉自信笑意地拍著手,這才叫有水平!切合實際!
王揚聽著這些掌聲,心裡也挺高興,起碼產業的年輕人們都很有信心衝勁,這很好不是嗎?但想要縮小各方面的差距,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對於好萊塢的“侵佔全球”局面,雖然他算是其中一員,有著一間急速成長的電影公司……可是他卻非常無奈,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世界電影格局。
這樣的格局是十分不健康的,每個國家有著自己本土的文化氣質,電影也就百花齊放。比如像香港電影,它和好萊塢的味道截然不同,黑幫片、無厘頭等都是它的閃光,然而現在也衰落了。
除了一個電影人、一個普通觀眾希望看到有健康的百花齊放,作為華裔,王揚自然亦真心希望華語電影能夠強大,無論中國內地、香港、臺灣都可以走向世界;說大了他更祈禱這片土地各方面都能擺脫枷鎖,早日強大,為全球華人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更公平的目光和待遇。
可是他能提供些什麼幫助?先不說“上面”,每個地方的電影業,都要靠著那個地方綜合各方面的基礎,例如教育、觀念、環境、市場……靠著本土電影人發展起來的,也只有土生土長的電影人才做得出本土的風味氣質、時代特色。
讓他拍中國內地九十年代、現今年代背景的電影,並非完全沒有概念,但也找不到什麼感覺;再者導演只是導演而已,製片只是製片罷了,沒有一支好的創作團隊,一部大片無法完成。
如果要想製作那麼一部電影,比如像目前還處於籌備期的《功夫熊貓》,一整支創作團隊都在瞭解研究著中國傳統文化,吸納著華人、亞裔成員,等到每個創作職位等做好了籌備,製作才會開始。
隨便一個問題,中國的80後年輕人玩著什麼東西長大?有什麼共同美好回憶?有什麼共同的俚語?王揚不清楚,他的創作班底更加根本不會清楚。最瞭解這片土地的,是成長在這裡的人。
而不管什麼好萊塢不好萊塢,拍電影是他這輩子認準的追求,沒有可能“為了不幫助好萊塢電影侵佔全球,我不拍了,拍了也不往海外發行。”那是什麼樣的白痴?
不過儘管不是超人,王揚認為還是有一些事情,是他可以做的、適合做的,樂意做的、應該做的。
就像這一次的《mi…21…em》,給全球大銀幕帶來一個新的華裔男主角形象,不是很好嗎?而即將立項的《螢火蟲》,他要融合更多中國元素,他要把東方的唯美意境帶進科幻世界。
除了自己,他也希望好萊塢能夠湧現更多的華裔面孔,更多有市場地位的華裔導演,製片人。只要人數上去了,影響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而他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使用手中的資金資源,讓火焰電影給予一個好的環境、更多機會像林詣彬、溫子仁、李安……
同時如果中國這邊有什麼優秀電影的話,火焰電影也會力爭它的海外發行權,把它帶到北美,帶到全球。
“張導說得很好。”待臺下學生們的掌聲停歇,戴著眼鏡的男主持人望著三人,又問道:“既然電影技術各方面都存在差距,是不是我們先做自己最熟悉的比較好呢?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還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然後張導也拍了《英雄》,現在準備著《十面埋伏》,中國電影會不會進入一個古裝武俠大片的時代?”
“我知道凱歌也有意思拍一部古裝片。”馮小剛拿著麥克風說了一句。見談到了《十面埋伏》,張藝謀說道:“武俠片對我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種型別,它可以展示你的想象力,考驗你的創造性。其實拍《英雄》的時候,我們就在編寫《十面埋伏》的劇本了。”
“我希望它是跟《英雄》是完全不同的主題,至於是什麼方向先不說了。”張藝謀面容憨厚的笑了笑,又道:“《英雄》是我們第一次的嘗試,這次的《十面埋伏》,我們都有了更好的準備,所以再挑戰一次。”
臺下的學生們又響起了一片掌聲,男主持人看向喝著礦泉水的王揚,笑問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