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有落墓上者,亦奇。
盤古腳跡
西洋錫蘭山,高出雲漢,其顛有巨人腳跡,入石深二尺,長八尺,雲是盤古皇帝開天落地之腳跡。其國人多裸形,有穿衣者,皮肉必爛。
珠重七兩
《明史》:永樂十五年,蘇祿國貢大珠,重七兩有零。
採膽入酒
占城國取生人膽入酒與家人飲,且以浴身,曰:“通身是膽。”每伺人於道,出其不意殺之,取膽以去。若其人驚覺,則膽先裂,不足用矣。置眾膽於器,必以中華人膽居上。王在位三十年,則避位入深山,以兄弟子侄代,而己持齋受戒告於天曰:“我為君無道,願虎狼食我,或病死。”居一年無恙,則復位如初。
膽長三寸
福王之敗,有起義兵者吳漢超,宣城生員也。兵潰,逃出城,念其母在,乃入見大帥曰:“首事者我也。”殺之,剖其腹,膽長三寸。
湖神守屍
明季大學士賀逢聖,在武昌為張獻忠所逼,投墩子湖死。自夏至秋,有神託夢於湖之居民某雲:“我奉上帝命,守賀相屍殊苦,汝可撈而視之,有黑子在其左手者是也。”某覺而異之,俟於湖,赫然屍出,乃殮而葬之。屍在水中百有七十日,面如生。
殭屍抱韋馱
宿州李九者,販布為生。路過霍山,天晚,店客滿矣,不得已,宿佛廟中。漏下兩鼓,睡已熟,夢韋馱神撫其背曰:“急起,急起,大難至矣!躲我身後,可以救你。”李驚醒,踉蹌而起。見床後厝棺砉然有聲,走出一屍,遍身白毛,如反穿銀鼠套者,面上皆滿,兩眼深黑,中有綠眼,光閃閃然,直來撲李。李奔上佛櫃,躲韋馱神背後。殭屍伸兩臂抱韋馱神而口咬之,嗒嗒有聲。李大呼,群僧皆起,持棍點火把來。殭屍逃入棺中,棺合如故。
次日,見韋馱神被殭屍損壞,所持杵折為三段,方知殭屍力猛如此。群僧報官,焚其棺。李感韋馱之恩,為塑像妝金焉。
窮鬼祟人富鬼不崇人
西湖德生庵後門外厝棺千餘,堆積如山。餘往作寓,問庵僧:“此地嘗有鬼祟否?”僧曰:“此間皆富鬼,終年平靜。”餘曰:“城中那得有如此許多富人?焉能有如此許多富鬼?且久攢不葬,不富可知。”僧曰:“所謂富者,非指其生前而言也,凡死後有酒食祭祀、紙錢燒化者,便謂之富鬼。此千餘棺雖久攢不葬,僧於每年四節必募緣作道場,設盂蘭會燒紙錢千萬,鬼皆醉飽,邪心不生。公不見世上人搶劫詐騙之事,皆起於飢寒。凡病人口中所說,目中所見,可有衣冠華美、相貌豐腴之鬼乎?凡作祟求祭者,大率皆蓬頭歷齒,藍縷窮酸之鬼耳。”餘甚是其言,果住月餘,雖家僮婢子,當陰霾之夜,無聞鬼嘯者。
雷神火劍
乾隆戊申八月,河庫道司馬公遣兩僕還家,一名祝升,年三十;一名壽子,年十六。二人僱船行至寶應劉家堡地方,天漸陰晦,壽子忽喜曰:“前面搭臺喝戲,有金盔金甲神在場上,甚熱鬧。”旁人皆不見,笑曰:“前面河水滔滔,絕無戲臺。汝孩子氣,一心想看戲耶?”祝升同一篙工爭曰:“果然有戲,諸君何獨不見?”言未畢,有惡風吹折桅杆,滿船昏黑,震雷一聲,擊殺壽子、祝升於船頭,並殺篙工於船尾。雷雨稍定,艙中人大驚,泊船報縣,請官相屍。
俄而祝升蘇曰:“我與壽子正在船看戲,忽見前面萬道金光,不見河路,地上俱鋪雪白銀磚。臺上宮殿巍峨,中坐冕旒神,方面白鬚,旁立金盔金甲者數十。一金甲神向冕旒者鞠躬白事,語不可辨,但見冕旒神點首,金甲者遂趨出,上船擒我與壽子、篙工三人去跪殿上。抽腰下掛劍,紅光照耀,將壽子頸上橫穿過去,又將篙工胸上橫穿過去。我看見光景不好,側身要逃,被別個金甲神扯住,用金瓜錘當頭一打,我遂昏絕,以後便不知人事了。”
縣官萬公來驗,即取此段口供,申詳立案。驗壽子、篙工兩屍,果有細眼穿喉、胸二處,買棺殮埋。因祝尚活,在船中不便醫治,乃撐船至大王廟停泊,扛祝升入廟。祝望見大王,驚曰:“剛才上坐者,即此神也。”又旁睨曰:“諸位神道,都在殿上,何不救救我耶?”言畢,食粥一碗,仍氣絕矣。
是年冬,餘同劉霞裳遊沭陽,過劉家堡,泊船大王廟。往看諸神,皆尋常金裝木偶,無他靈異。劉向神問:“壽子年幼,有何惡而犯天誅?”神不答。餘笑曰:“痴秀才!此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耳!幽明一理,何必對神饒舌耶?”
水精孝廉
廣東紀孝廉,童時誤入蛇腹。黑無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