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小妝梳化雪櫃及兩份紅茶,溫馨的光景不過借出,到期拿回嗎,終須會時辰到別怕!……請放下手裡那鎖匙,好嗎……”

……

喜帖街,原是香城的一條老街,20世紀80年代逐漸為人所知,幾乎每一對舉辦婚禮的新人都會去喜帖街選購新婚用品。該街大部分建築為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唐樓,整齊劃一,極具傳統特色。

2004年初,香城政府重新開發此區,此舉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反感,大家擔心政府破壞了這段歷史意義濃厚的街道。但最終昔日紅金炯炯的喜帖街,敵不過時代巨輪的吞噬,轉眼已成一片頹垣敗瓦。

由黃偉文填詞、eric kwok(郭偉亮)作曲,謝安琪原唱的這首《喜帖街》,內容講的是一對情侶買了新房準備結婚,連喜帖都印好了,才決定分手。就如灣仔的喜帖街,以前很旺、喜氣洋洋,最後還是落得要拆卸的荒涼結果。

黃偉文寫這首歌,並不是在單純的寫一首情歌,或一首悲歌,而是要用這首歌鼓勵大家在逆境時代積極面對人生。

這首懷舊的《喜帖街》,其實不光代表了眾多港人心中被現代文明吞噬的“老城情結”,放大來聽,這首歌也寫中了一種國人普遍的對美好的舊事物的懷舊情結。

歌曲採用了80年代港樂的典型風格,配以黃偉文時而講老街的拆遷,時而講愛情消失的歌詞,將兩種關於逝去的悲傷氣氛結合在一起,極易引起聽者哀傷的共鳴。

和謝安琪乾淨清澈的懷舊版本異聲同工,今天陳一迅把這首歌娓娓唱出,用歌聲締造出了一條時光隧道,通抵了人們心裡的那一段段被塵封的如煙往事,令現場一片沉醉和感動。

電視前的千百萬顆跳動的心,也不知道有多少被這首歌給暖到了。

相信香江本地人聽了陳一迅的這版《喜帖街》,有不少人會被感動到黯然落淚。

陳一迅這一曲唱罷,安靜聆聽的現場爆發出了最熱烈的喝彩聲和掌聲:“嘩嘩譁!”

電視機前喜歡陳一迅的那些歌迷終於滿足到了。

之前他們一直吐槽這節目不給陳一迅好歌,讓他們都聽不到陳一迅歌神級的演繹。

但今晚,他們終於如願以償了。

陳一迅的這首《喜帖街》,不似原唱,但勝似原唱。

由於他自己心裡帶著很強烈的共鳴感和認同感,陳一迅將這首《喜帖街》唱的比他自己的作品都要更為動情更為投入,頂尖唱將的水準表現的一覽無餘,讓現場不論是專業人士亦或者普通歌迷都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唯有陳伯寒,這個醜禿子卻對陳一迅的演唱不屑一顧。

他不懂粵語,之前也沒聽過《喜帖街》,第一次聽這首歌,看著字幕也搞不懂這首歌是什麼意思,他自然對這首歌沒有感覺。

他還是覺得他要唱的《富士山下》更深入人心。

“下面,我們將舞臺交給挑戰者陳伯寒!他將要演唱的是導師陳一迅的《富士山下》!”

在華少的介紹下,今晚靠著異常舉動搶盡了風頭的陳伯寒終於要登場正式表演了。

觀眾們聽說陳伯寒要唱《富士山下》,即刻爆發出一陣喝彩。

之前這個舞臺上有挑戰者唱過《富士山下》的國語填詞版《愛情轉移》。

雖然《愛情轉移》也很好聽很經典,但對比粵語版的《富士山下》終歸還差了點火候。

《富士山下》算是陳一迅唱過作品裡經典中的經典,陳式唱腔在這首歌裡表現的更是爐火純青,一般人根本唱不出陳一迅的味道來。

陳伯寒敢挑戰這種經典作品,顯然是有備而來啊!

大家都對他的表現充滿了期待。

只見這醜禿子抱著一把民謠琴,淡定的走到了舞臺中央。

並沒有向觀眾致意,而是酷酷的朝音樂團隊做了個手勢,表示他準備好了,可以直接唱了。

音樂團隊很職業,雖然從彩排時就對陳伯寒有很多看法了,但在這一刻,他們並不會拖陳伯寒的後腿或者給陳伯寒小鞋穿,該怎麼伴奏就怎麼伴奏,平順祥和的為陳伯寒奏響了《富士山下》的前奏。

觀眾們都以為陳伯寒在開場前會彈起吉他呢,畢竟他自稱自己是民謠歌手,也是抱著吉他上來的,邊彈邊唱該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不成想,這禿子根本就沒動吉他,身子往話筒前一靠,雙手握住話筒,直接就深沉低迴的開唱了:

……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