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指著十二個金丹級別的妖將:“你們且上前。”將十二位妖將分作四部:“飛禽之屬以蒼鷹為首,負責率領飛禽巡視坨難國,名察部。毛蟲一類以山虎為首,率領諸多陸生妖獸保一番安泰,護持山河地脈,為守部。幾條蛇妖負責日後行雲布雨,稍後去道兄那裡拿取布雨神器,你等負責祈雨布雲,稱雨部。”最後點了猿、鹿、鶴三類妖獸:“你等三類妖獸法力清靈,日後就守在山洞隨侍我二人。諱靜部。”
元清不喜血食,自然不喜歡那些煞氣較重的山虎豺狼留在洞內。而選擇蒼猿白鶴等祥瑞靈獸,蒼猿、白鹿以及仙鶴首領都是金丹妖將。連忙拜謝。
姜元辰這時從洞內走出,瞧見幾條大蛇心中忽動。這些蛇妖頭頂有角,身下有足,有蛟龍之相。元氣命他們行雲布雨也是為了日後作為龍王?
姜元辰取天地靈機畫出幾道降雨符籙,落在幾位蛇妖的法器內,將這些妖器化作降雨法器。
又拿河圖掐指算了算,姜元辰賜下一本玉書:“這是今後一年的降水圖,你等按此水圖降水,不可有分毫之差。”
察、守、雨、靜四部。姜元辰命飛禽監察一部負責觀看其他三部的情況,賜下一面寶鏡觀照千里之事。
姜元辰和元清安頓妖族後,在洞外掛了“明光洞”匾額,回到洞中研究此界法則。
“此界法則比我們世界簡單多了!連重力都有不同。”元清二人早已調節自身,但在這個世界仍然倍感新奇。這個世界的結構和五行類似,但卻又不同。
“此界法則更死板,條條框框但卻也沒有我們世界的法則嚴謹。此界偏向金土穩固之道,而金法最重,演繹光道。”元清思考後,忽然問道:“對了。道兄刻意佔據此國,可是為了那座佛塔?”
“不錯。”姜元辰伸手一抹,眼前出現一面水鏡。鏡內把不遠處的佛塔照映出來。
“曲蓮女仙之所以留在這裡,是為了傳說中那枚佛骨舍利,清明道君遺留的舍利子。”姜元辰目光閃爍,他冥冥有感,自打他以夢界融合進入本界後,本界隱隱有一張因果大網將他籠罩。不是修士的算計,而是天地意識自發有感,似乎讓他有一次得到舍利子的機緣。
“是為了讓我將舍利子送到淨法明界吧!”
淨法明界可是佛陀的淨土,清明道君道場所在世界。清明道君一道法念轉世又嫌不足。冥冥中牽引姜元辰和他其他遺留之寶糾纏因果。
伸開右掌,在小拇指處糾纏一道因果線。對面延伸寶光界法則真域。
“舍利子可以幫助曲蓮姐姐解毒?”
“若莞之毒是道化之毒,玄清之道的道化仙毒。”姜元辰道:“清明道君昔年就是玄清道尊座下三弟子之一。清虛、清明以及清涼。清明道君遺留佛骨舍利,必然蘊含其一生修行大道,可藉此驅逐道化之毒。”
“那此物真的還在此界?昔年舍利子失蹤,此界王朝分裂,佛門示弱,或許此物已經去往界外。”
“若落在界外,曲蓮等人不會沒有察覺。”姜元辰忽然想到一個地方:“元清,你在洞內修行,我去佛塔看看。”身形憑空消失,一群蝴蝶震盪虛空,下一刻出現在佛塔門前。
七層佛塔,此界八十一座佛塔組成佛門金光陀羅大陣。
身上法力氣息變動,模擬佛門功法,搖身一變,姜元辰化作一尊腳踏渡厄紅蓮的明光菩薩。五百智慧珠圍繞身邊,腦後日月寶輪升起。
明光者,日月光,智慧光,普度光,三光合一,演化佛門菩薩幻影融入佛塔。
耳畔有誦經佛音,昔年佛塔繁盛之景在眼前回溯。
“區區幻象妄念,還是散了吧!”輕輕吹口氣,眼前場景一變,金色海洋光輝刺目。這是坨難國積累的無數願力,如今佛塔沒人吸收願力修行,就匯聚一片金色海洋。
觀望願力之海,姜元辰心中驚訝:“若以此願力成道,翻手之間就可突破至元神三重!”海洋中央有一縷純淨佛光,姜元辰身上光輝和佛光隱隱契合,佛光內裡盛放一顆舍利子。
“清明道君的佛光。”
嚴格來說,應該稱呼為大光明如來的無量清淨光。但姜元辰並不喜歡以佛號稱呼清明道君,於是一直固執以道門稱呼他的道君名號。
“果然,佛骨的確是道君遺留。後來在王朝之中供奉,以八十一座佛塔相合,這是要藉助此界眾生願力將道君復活嗎?”
姜元辰轉念一想,又覺得佛門此舉很是正常。佛門只有一位道君,若不想辦法將道君復活,日後必將是滅門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