妤互相看了看,同時點點頭。那尹德妃便挪到李淵的身側,輕輕地敲打起李淵的大腿,同時擺出一副哀怨的樣子。張婕妤跟她換了位置,斜靠在李淵身側,喂李淵喝酒。
“陛下,太子不是那種人,就算他做錯了什麼,這幾天也吃了不少苦,聽說李瑛縣主都看不下去。親自端了飯食敬了太子呢。陛下,您就饒了他吧。”
李淵嗯了一聲,沒說話,只是看看她,就著她的手,又飲了一口酒。
尹德妃也幽幽地開口道:“太子那麼仁善孝順的一個人,怎麼可能謀逆?每次陪陛下出來,太子都把後宮的兄弟照顧周到,平時對我們也是恭敬孝順,凡事都放在欣賞。所以,別說他會謀逆,這種事,想都不可能想。要說這種事,或許……有人做的出來,太子絕對不會。”
李淵只是點點頭並沒接話。從昨天下午開始,他的這幾個妃子就不停地輪番勸他放過李建成,而就在唐瑛去見他之前,李元吉剛剛在他面前用性命擔保太子不會謀逆,還狠狠地告訴他,李建成之所以召精兵到長安,純屬被李世民逼的,面對強大的秦王府侍從和天策府上將,為了自保,不得不多找點兵馬壯膽。
李淵心裡明白,他身邊這些妃子和李元吉等人,和李建成的私人關係處的非常好,此時尹德妃的另有所指他也清楚。只是他同樣不信李世民會做出謀逆之事,他的兒子他清楚。他不由地想起昨天封德彝對他說的話。
昨天,封德彝得知楊文乾造反訊息後,跑來請命效勞,李淵便問了問他對李建成謀逆的看法,封德彝一口否定了李建成謀逆的可能,並告訴他,李建成主持朝中政務已經很有經驗,而且這一年多來,積累了廣泛的人脈,加上皇帝的一向信任,他根本不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何來謀逆之想,這肯定是個誤會。至於楊文幹為何造反,得見到楊文幹後才能審問出實情來。
對於李淵想讓李世民替代李建成一事,封德彝則猶豫了很久方勸他多想一想。封德彝的觀點是,大唐已經消滅了具有威脅的強敵,天下急需安定的局面,而秦王不如太子安穩這是人所周知的。再說,在大局逐漸安穩的形勢下,突然更換太子。恐怕會引發諸多問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筆筆皆是,隋文帝棄長子改立楊廣的教訓,需要陛下深思。
封德彝對李建成的看法幾乎和唐瑛不謀而合,而他舉出的太子更替造成國家動盪的例子也將李淵本下定的決心又拉了回來,對李建成謀逆可能的疑慮已不復存在,但李建成這種不管不顧傷害手足的做法還是深深地傷了李淵的心,故此,他沉思許久,終於在今天中午做出了一個決定。
腦子裡想著封德彝的勸解和唐瑛的分析,再想到唐瑛都不忍看李建成受苦,何況自己這個做父親的,這幾天給李建成的教訓也夠了,老關在那種地方,又受了傷,如果出什麼意外就不好了。
想到此處,李淵揚聲喊高無庸:“老貨,去傳朕的旨意,讓太子到偏殿去思過。”
高無庸一愣,趕緊拔腳往外跑,李淵又叫住他:“等等。把這些點心給太子送去,那些茶水也端過去。告訴他,這些是李瑛郡主為他求情得來的,讓他好好想想李瑛郡主對他的勸導。”
大殿中的人都是人精,一聽李淵的話,稍微愣了一下就都反應過來了。張婕妤率先笑道:“可不是該是郡主了,過晚,咱們得讓郡主請我們玩玩呢。”
尹德妃也笑道:“李瑛郡主當得起皇上的偏愛呢。說實話,妾身都嫉妒了。”
那張婕妤掩嘴就笑:“尹姐姐。你該歡喜才是,若是李瑛郡主再早生十年,只怕咱們才該嫉妒呢。”
李淵笑呵呵地看著兩個愛妃,心裡卻想著唐瑛的反應,這女子十分聰慧,想必能明白封賞她的原因。嘆氣,作為一個父親,自己是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了,但願他們讓自己省點心吧。李淵想抬高唐瑛的身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只是想找個更好的機會而已,眼下這個機會很好,唐瑛有了這個高貴的身份,做事的時候就會少很多忌諱了。
高無庸愣了一會兒後,親自轉身過來端了點心,弓腰小心問道:“陛下,是要立刻下旨嗎?要不要老奴請郡主過來謝恩?”
李淵想了想,搖搖頭:“你過去告訴一聲就行。回長安後再宣佈吧。另外,叫封德彝過來,讓他安排明兒回城的事宜。”
“是。”高無庸不敢多說,急忙去了。
唐瑛哪裡想到她的身份又高了一層,即便她能想到,此時也顧不上這些了。離開正殿後。快步回到自己的住處,她的眉頭就緊緊地皺在一起,不曾展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