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秦王府眾人的驚愕和恐懼感讓唐瑛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她的目光緊緊地鎖在李世民的臉上,望著這張瞬間蒼白的臉色,唐瑛緩緩地說出了讓眾人都想不到的話。
“秦王,你現在只有兩個選擇:一,馬上進宮去找皇帝,自薦出征;二,坐觀其變,無論陛下的選擇是什麼,都不要發表意見。一旦太子掛帥,請先去表達忠誠,並且,請秦王告訴太子,天策府眾將都可聽從太子的號令奔赴戰場。”
瓦崗三年 第三百七十三章 設法
第三百七十三章 設法
“什麼?”眾人再次驚愕。唐瑛說的第一條很正常。可第二條……
李世民臉上神情變換了好多個,最終冷哼一聲:“本王選第一條。”
唐瑛嘆口氣:“第一條是秦王一貫的作風,陛下不會有太大的疑慮。但,一旦被陛下駁回,秦王,你可想過後果?”不等李世民回答,唐瑛接續說了下去:“後果就是,再也沒有迴旋餘地了,即便陛下選的人還是吃了敗仗,秦王也不會再獲得去河北的機會了。請不要忘了,陛下越來越注重面子了。”
李世民張張嘴,最終冷哼一聲:“那本王也不選第二條,表忠?哼。”
唐瑛淡淡地一笑:“秦王沒聽說過一句話嗎?大丈夫能屈能伸,該放低姿態的時候,何必硬撐門面?再說,太子是君,你是臣,說幾句好話,表表態,又能怎樣?”
“不能怎樣,但。本王做不出來。”李世民再次冷哼著駁回了唐瑛的建議。
唐瑛笑笑,沒有繼續再勸。站在她的角度,暫時放下一點面子有利無害。但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說,這面子比天大。況且,這不光是秦王府面子的問題,還有一個對外姿態的問題,秦王要去給太子表了忠誠,那些站在牆頭上搖擺的人恐怕就會倒向東宮,而那些仰慕秦王的人,恐怕這心裡也會有些不自在。
“秦王,要不咱們靜觀其變?只要皇帝不下旨,我們就一言不發,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房玄齡斟酌了半晌,才說出自己的建議。
長孫無忌看著李世民,緩緩地點了點頭。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兒了,終於下定了決心:“本王同意玄齡的建議。不過,本王也不會什麼都不做,該說的還是要說,免得授人以柄。”說完,他看向唐瑛。
唐瑛此時卻埋下頭,長長的眼睫毛遮住了別人的目光,將她的失望掩飾了起來。既然秦王府選擇了被動接招,那麼她也不會再去主動爭取,不管她是否同意別人的主張,可利益攸關的時刻,同進同退才是最重要的。
見沒人反對自己的決定,李世民揮了揮手:“好了。這事就這麼定了。在父皇沒有宣佈出征人選之前,我們該準備的還是要繼續準備。無忌,洛陽那邊的糧草器械準備的如何?”
“屈突將軍來函稱:很充足。”
李世民滿意地笑了笑:“替本王回函,多謝老將軍,天策府的事,還請老將軍有時間照顧一下。玄齡,文學館這邊還是不要放下,多注重那些出身寒士的學子。父皇說,明年可能就準備開科取士了,那些家境貧寒的學子,可以由天策府供給他們這一年的吃住用度。”
房玄齡忙應了下來。
“弘基,玄甲軍的裝備更換的怎麼樣?”
“回殿下,已換大半,臣找人又從突厥購得的馬匹500匹,正在回來的途中。”
李世民輕輕地點了點頭,把目光投向侯君集:“君集,訓練騎兵的事要抓緊,沒有一支過硬的騎兵,如何能縱橫疆場?”
侯君集忙躬身領命。
李世民這邊忙著安排各種事情,唐瑛卻沒耐心聽下去,這些事不用她操心。她也沒資格操心,想起身告辭,似乎又顯得她太沒責任心,不走,又無事可做,因此她是坐在那裡不自在地晃來晃去。
李世民吩咐了一圈,扭頭看到她那樣,不由地一笑:“唐瑛,王妃無事,你要不要進去看看她?”
“啊?哦,好,那我去了。”唐瑛巴不得有藉口趕緊跑,既然李世民鬆口,她不跑快點才怪。
看著唐瑛匆匆離開的背影,李世民重重地嘆口氣,他發現他和唐瑛之間的默契越來越少了,是他變化太大,還是唐瑛變化太多?
秦王府上為兵權愁眉苦臉的時候,李建成正坐在李淵對面侃侃而談。昨天和東宮屬臣們進行了仔細的討論研究後,今天李建成便帶著躊躇滿志的信心前來毛遂自薦了。
李淵正在考慮讓李建成帶兵出征的事情,一聽李建成的自薦請纓,大喜。哈哈,有了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