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要去追了,莫說我主力趕不上,就是阿史那蘇尼的突厥將士進入著密林之中也多半抓瞎。還是等待左右兩軍的訊息,看看南方來護兒和魯明星大軍北進的結果吧!”
“陛下,從高句麗突然撤走北四城之兵來看,其南部戰事肯定吃緊,我軍進展應該是順利的。只是礙於相隔遙遠,捷報不便傳來。”
“嗯!也許是吧!否則淵蓋蘇文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撤出北方這20餘萬守軍,棄了這連成一體要塞城防了。只不過,來護兒他們可能也是初戰得勝,要想一路高歌猛進顯然是不可能的。高句麗國半島的地形對我軍騎兵的限制太多了,魯明星的水師陸戰騎兵戰力也是堪憂的。”
“陛下!”
就在二人還在說話之際,梁師泰走進了中軍大帳。
“師泰,將士們都安頓好了麼?”
“稟陛下,銀城周邊還算平整,將士們也都紮好營寨了,只是不知何時能繼續進兵?對了,方才前軍送回來一批突厥傷兵,多是中箭和斷腿的。”
“哦?看來我軍深入叢林之中還是中招了,這高句麗國士卒早已練就了一身叢林戰的功夫了,我軍貿然深入豈能不傷亡慘重。吩咐隨軍醫護全力救治傷者。”
“陛下,末將真沒想到這高句麗國如此難打,我軍幾處人馬現在都陷在其中了,看來短期之內難見勝負。”李靖也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
這是一種他在兵書上從未見過的戰場,戰法也是散兵遊勇式的叢林遊擊襲擾戰,對這種戰法他現在只感到一愁莫解,有勁無處使。
“一場拼消耗的持久戰無可避免了。李靖將軍現在軍中糧草情況如何?夠朕身邊的這幾十萬大軍半年之用麼?”
“陛下,若是沒有楚能的15軍和魯明月的萊州水師,到是可以勉強支撐半年。現在多出了他兩處十餘萬張嘴,軍中存糧僅夠三月之用了。”
“嗯!羅成速回涿郡催糧,涿郡若沒有就去太行郡催讓太行倉糧急送軍前。”
“是,陛下。”羅成拱手應道。
看來,高句麗之戰還是要看其防守薄弱的南方戰場進展了,楊二邊想邊無奈的搖著頭。
黎陽城。
圍困黎陽城的隋軍官兵越來越多,就連洛陽、濟南和澤州濟源的隋軍也都趕到了黎陽城下,這使得包圍圈越來越小了。
楊玄感等關東義軍們現在再無心思去想外援高句麗國的戰事了,因為眼下侷促險惡的形勢幾乎令城中所有人感到崩潰般的驚恐。
雖然不缺糧食,餓不死,但人人卻覺得死期降至了。
黎陽將軍府內也是驚慌一片,府內商議的眾人除了相互抱怨外盡然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脫困。
“諸位,現在莫說是截斷運河、鐵路了,我等均困在此城中動彈不得了。”李子通抱怨的說著。
“MD,我等皆上了那高句麗棒子的當了,放著空曠的江南不去,卻往這籠子裡鑽。黎陽四門外全都是數倍於我軍的官軍,這裡便是我等的葬身之地矣!”劉黑闥氣憤不迭的說道。
“唉!現在還說那些有何用?不如靜下心來謀一條脫身之法。”衛家家主無奈的說道,此言說到眾人心坎上了,大家頻頻說是。
“嗯!衛家主說的是,不知哪位有高見,試說了聽。”楊玄感作為義軍盟主此時問道。
“楚王,此為原洛陽王世充門下高參幕僚胡師爺,半月之前,官軍尚未圍住我黎陽城前投到我義軍之中。他有一計,我等不妨聽聽。”高士遠道。
“原來是胡高參,數年前八王西征長安之時,你我洛陽一別,不想今日在此處相見,本王有禮了。”楊玄感一見這胡師爺竟然是認得的,他早年常在洛陽王府出入,沒少和這胡師爺打交道。雖交情不深但彼此間還算熟絡。聽得他有辦法解困,不禁起身拱手搭訕道。
“楊公子有禮了。”胡師爺趕忙拱手回禮著,只是仍未改口稱其為楚王。
“楊公子,數日之前老夫帶著伴當駕一葉扁舟由河南來投,河面寬闊並未遭受官軍大船攔截,呵呵!由此可見,官軍水面力量相對薄弱,若要解困還需在水面上打主意。”
“哦?呵呵!我等皆被城外旱路官軍太多矇蔽了雙眼,原來出路竟在水西門啊!”高可仁經胡師爺這一提醒頓時醒悟過來,笑著插言道。
“高先生,我等愚昧還望~”吳可宣此時不解的問道。
“吳先生,楊廣發起遼東征伐高句麗一戰可說是調走了全國水師,如今黃河之上已然空虛了。只要我義軍從水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