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果然是好東西,千金難買。呵呵!淵蓋太祚有此山參相贈,朕便寬恕其全家罪過,待朕滅了高句麗國不虧待他便是了。”
“陛下,此話何意啊?難道還要打下去不成?”
李在榮聽出楊二話裡極為不詳的弦外之音,忙求證道。
“朕親征數次,何曾見半道而廢的?征服高句麗國雖難,但朕卻有十足把握,若不出意外,最多再有三個月,朕的百萬大軍便能踏平長安,飲馬漢江,一舉滅掉高句麗國。”
“啊?陛下不可啊!陛下只要退兵,我主仍願奉中原上國為宗主,年年進貢,為兩國千萬百姓民生計,還望陛下停戰議和吧!”
李在榮心中焦急而恐懼,不禁高聲請求著。他常往大隋內地跑,深知大隋的強大,眼前這年輕的帝王口中豪言其實不虛。
“呵呵!先生請回。朕看在兩顆千年山參面上,在此立誓,以三個月為期限,若是三個月內未破長安城,朕便撤兵回國。”
“既如此,陛下的誓言在下便替我主接下了,就以三月為限。三月之後我高句麗國長安國都不破,就請陛下遵誓言退兵歸國,不在踏過鴨綠水。”
“哼哼!李靖將軍替朕送客。”
楊二不禁一陣輕蔑的冷笑。顯然還處在南路軍開城首戰失敗的憤恨中。
“李先生,請~”
李靖和梁師泰二人同起身來到李在榮身前厲聲道。
“唉!”
此行目的雖不算完美但也是不錯的了,至少換回了大隋可以撤軍的條件。
只是,在李在榮心中清楚的知道,依現在高句麗國實力想要拖住大隋南北大軍夾擊的步伐,何其難也!李在榮長嘆一聲,轉身拂袖而去。
“天錫將軍,速帶本部人馬兩萬,明日馳援右路軍薛萬徹部。以十日為限,攻克龍源城,為朕的大軍開啟南下渡江通道。”
見心有不甘的李在榮離帳而去,楊二略作沉思便直接下達了類似總攻的諭旨。
“末將謹遵上諭,助薛萬徹將軍十日克城而下。”伍天錫興奮的大叫著接令。
“陛下,需要派軍馳援秦瓊將軍的左路軍麼?”李靖問道。
“不必!秦將軍只需為朕在那邊拖住狡猾的淵蓋蘇文即可。”楊二抬手示意著,接著又說:“丸都山和丸都城雖為兩地,實為一體,山城不分極為難打。好在其地處高句麗國半島東北,只要右路軍剋期拿下龍源城,我大軍一旦突破鴨綠水,淵蓋蘇文就是守得那丸都一山一城城固若金湯,也必然轟然崩潰。只可惜現在是雨季,我軍火器不能使用,攻克龍源城不易啊!”
“陛下,需要末將給南路軍帶話過去麼?”
看到楊二再次陷入沉思狀,李靖忙提醒道。
“唉!帶朕口諭過去,讓來護兒和魯明星二將暫停攻擊開城以待時變。”
“啊?這~”
李靖有些發懵了,說好的南北相向攻擊呢?怎麼就讓南路軍停止攻擊了呢?
“開城守軍太多,我攻城將士並不佔優。再說,天雨連綿以致魯明星水師鐵炮不能使用,攻城便再無利器。還有,就算開城拿下了,南路軍又將面臨漢江天險,高句麗國對於防禦漢江早有準備。不如先停下來看看。”楊二無奈的說道。
南路軍首戰大敗,讓楊二多少了解了些高句麗國軍隊的戰力,在武器不佔優時,開城守軍據城居高臨下防禦,自己的大軍戰鬥力不見得比得過軍民同心的高句麗守軍。
“既如此,末將遵令,讓南路大軍轉入防守,暫緩攻城北上。”李靖說罷,拱手而出,去安排人去南邊報信去了。
“師泰,全無蘇定方那路人馬的訊息麼?”楊二看著桌案上的地圖,問著梁師泰。
“陛下,或報信之人現在路上,只是這一路翻山越嶺的~”
“好了,別說了。朕知道了,不過沒有訊息或許就是最好的訊息。”
楊二說罷,將手中摺扇往地圖上一扔,起身準備向賬外而去。
對於一代名將蘇定方的領軍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壓垮高句麗國的那最後一根稻草必然是蘇定方的奇襲大軍。這點,楊二從不懷疑。
“主子,羅成將軍催糧回來了,還帶來了太行大軍10萬。”楊洋迎著走出大帳的楊二報道,臉上全是驚喜之色。
“楊洋,什麼事情讓汝如此開心?”
“回主子話,隨同華公義將軍一同前來軍前的還有京城禁衛第4軍,主子您的皇城親衛軍也被宇文化及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