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既沒有象雪風所料的那樣一箭封喉,也沒有象很多預料得那樣猛烈無比。黑翼這次的攻擊顯得很沒有目標,他向美國幾乎是所有的命脈系統同時發動了攻擊。
包括電力、交通、軍事、銀行在內的所有系統,在同一時間內遭到了黑翼的攻擊,但是黑翼這次的攻擊持續時間卻很短,一番短暫的接觸後,他們就撤退了,真正的來如風、退如潮,美國方面甚至還沒來得及展開追蹤,對方就消失了。
半個小時後,黑翼故伎重演,再次讓美國人緊張了一把後安全撤退,同樣沒有實質性的接觸。
關注此事的人全蒙了,就算是美國自己,估計也搞不清楚黑翼的人到底在耍什麼把戲。黑翼難道瘋了嗎?這麼大的攻擊範圍,完全不亞於一場國家間的資訊戰,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難道黑翼是想一舉毀滅掉美國的所有命脈系統嗎,但是為什麼黑翼又只是試探,而不做實質性的進攻呢。
網上頓時評論四起,什麼觀點的都有,很多人都認為黑翼這次目的並不是要具體攻擊什麼目標,而是試探,但是一番試探之下,他們並沒有找到美國防線上的漏洞,只好作罷,但是找出漏洞是遲早的事情;還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黑翼在和美國玩心理戰,他們就是要讓美國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安全,造成每一點都可能會遭到對手的打擊的態勢;更有人斷言資訊大戰即將爆發。
對於網上的這些評論,雪風向來都是嗤之以鼻的,他是不會相信這些評論的,這都是一些無聊的看熱鬧人搞出來的,全憑猜測,沒有一絲一毫的根據,要是真的都和他們想的一樣,那他們就完全可以帶領黑翼去攻陷美國了,還會呆在罈子裡淘“衫菜”?
不過黑翼的這次攻擊也讓雪風有些看不透了,這些打擊的是完全沒有效果的,或許此時真正高興的會是美國人。
“資訊大戰?”雪風嗤了口氣,扯淡!那根本不是一個組織能夠玩得起的,唬唬外行或者擺擺架勢還可以,論到實際,就算是再來十個黑翼組織湊一塊,或許還能搞出一個區域性小戰爭,僅憑一個黑翼,黑黑白宮、搞搞區域性小破壞還可以,發動資訊大戰純屬做夢。
雪風睡覺前還很堅信自己的預測,沒想到起來會是這個樣子,不禁有些失望,看現在這個局勢,怕是黑翼有些想退縮了,這麼大的攻擊範圍,卻沒有實際效果,無非是虛張聲勢,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雪風此時推斷黑翼的攻擊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也只是會和現在一樣,“光打雷,不下雨”,等大家都習慣了以後,黑翼就會消失。雪風不禁有些生氣,一來為史丹勞悲哀,這麼快被黑翼拋棄了;二來為黑翼對行為感到不屑,只是遭到了美國一點點威脅,就開始畏首畏尾,那麼當初你幹嘛造出那麼大的聲勢出來,從美國那裡給駭客組織討了一頂“網際網路恐怖主義”的帽子,自己卻想開溜,真是浪費了大家的感情,好不容易駭客組織都站到了黑翼一邊。
“*,沒戲看了,工作!”雪風恨恨地關掉了網頁,調出自己昨天一晚上搞出來的那份計劃,開始繼續搞了起來。
陳兵此時也有些看不懂了,剛開始他也判斷黑翼是在用如此誇張的攻擊方法在挑戰美國的承受極限,給美國人心理上持續地施壓,迫使美國來改變決定,或者是在隱藏自己真實的攻擊意圖。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這樣的攻擊對美國的網路安全造不成一丁點的壓力,而美國對此也沒有絲毫表示,那就是說他們沒有妥協的意思。陳兵再次把收集來的史丹勞和黑翼負責人的資料調出來分析,想從其中找到一些推斷的方向。
揉揉發澀的眼睛,陳兵腦子裡思緒萬千,這兩個人真的是太厲害了,技術都達到了駭客界公認的一流水準。史丹勞在世界駭客界中是個比較孤癖的人,他從不和任何人做什麼交流,參與的行動也幾乎全是單打獨鬥,因為成名之前曾多次入侵各種軍事系統,所以一般的駭客組織都不願意接納他,認為他是一名駭客,接納他只會帶來麻煩。
相對史丹勞來說,黑翼組織的負責人就比較溫和了,甚至是位老好人,每次史丹勞做了什麼壞事,他都會出來替史丹勞辯解幾句,這大概也是史丹勞選擇加入黑翼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一些駭客界的技術交流,這位負責人也是從不藏私,每每都是傾力傳授。
和史丹勞的單打獨鬥不同,這位黑翼的負責人,是駭客集團作戰的權威。當年,在世界黑帽子大會上,有個安全公司展示了一款新型的防火牆,遍邀高手來測試安全性,就在許多高手還沒找出穿越防火牆的方法時,黑翼負責人帶領自己的團隊,成功突破了防火牆,最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