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2部分

能聽到一位玄帝講道,即使他自己也是這個境界,那也是受益無窮。

“何為勢,在我們的語言文字中,勢之一字,意為‘在高原上滾雪球,具有向下行動的力量’,這種勢,無可阻擋,人心所向,聚萬物之力量為一股,擘開重重艱阻。”

“一人之力,終有窮盡,萬人之力,乃至無窮。天下間,個人力量向來事小,再強的人,也有終點。”

“然而,我們的先輩,善假於物,於是匹夫之軀,可以縱橫於天,可以遨遊於水,可以陸之於空,能人所不能。”

“當所有力量匯成一股,就是群體,就是團結,就是大勢,就是假物。”

“劍賦有云:形而上劍,曠古無人,萬劍敬仰,奉若天神。”

“這種劍賦,就不再是一柄劍,而是聚集了萬劍之力,萬劍的精神力量,信仰力量,聚在一起,於是就有著天神一般的力量。”

“有人說過,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天下有三劍,名曰庶人,諸侯,天子。”

“庶人之劍,蓬頭突髻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項,下決肝肺,無異於鬥雞。”

“諸侯之劍,以勇為鋒,以廉為鍔,以良為脊,以忠為鐔,以豪為夾,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

“至於最後一劍,天子之劍,以石城為鋒,以齊岱為鍔,以晉魏為脊,以周宋為鐔,以韓魏為夾;包之以四夷,裹之以四時,繞之以四海,帶之以常山;制之以五行,論之以刑德;開之以陰陽,持之以春秋,行之以秋冬。”

“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

“這就是天子之劍,而天子之劍,就是一種勢,天子之勢,所向之處,浩浩蕩蕩,一言出而法隨,一令出而人心齊動,無人可擋。”

“所以,劍之終途,所向何處?按我的理解,不是速度,不是力量,不是技朽,而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個‘勢’字,但是,如果真想修成這種勢劍,卻又十分艱難。”

“一個人力量再強大,也有所限度,只能輻射於自身周圍方寸之間,而一個人,若能借助別人的力量,以一及彼,從而十,從而百,從而千,從而萬,從而無窮。”

“如此,滔滔大勢,無所阻擋,這就不是劍,而是勢劍。”

“大勢之劍,劈開一切,無所阻擋。”

“他這個人,就再不是一個人。他手中的劍,就再不是一把劍。他代表了天下,他手中的劍,代表了真理。甚至,劍不出鞘,而人已經可以血濺五步。一把木劍,可以比任何傳世的神兵要鋒利得多。

“這種劍,才是無敵!”

“劍帝”說完,場下依舊是一片靜默,不少人的身上,甚至隱隱透出了劍氣的味道,是一種勢在醞釀。

終於,所有人回過頭來,一個個目明精亮,所有人不由而同,掌聲大起,掌聲中,有人再問:“那要如何成勢呢?”

半山腰上,“劍帝”微微一笑,道:“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不過既然涉及到了劍,也罷,我就一併給你們講了吧,其實很簡單,就十二個字。”

“道生之,德畜之,物成之,勢成之!”

場下,所有人細細咀嚼,片刻後,已經有人悟出了什麼,一個個眼睛都再次亮了起來,掌聲再起,這一次,足足持續了半刻鐘時間,依舊久久不散。

直到那名綠衣老者一揮手,所有人才再次停下來,他開始念第二個名字:“第二位,齊青山,該你了,你可以向刀帝他老人家同樣詢問一個問題。”

一個青衣老人站起身來,滿臉激動,向著半山腰處的雙帝微微一鞠躬,這才問出自己的問題。

“我想請問刀帝前輩的是,世人皆言玄帝與玄聖,但卻少有人能達到這兩個境界,那麼這兩個境界,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半山腰上,聽聞此言,“劍帝”方渡厄目光一動,隨即,他微微笑著退後一步,把舞臺讓給了“刀帝”楚王閣。

“該你了,楚兄。”

“刀帝”楚王閣微微一笑,道:“聽聞了剛才方兄弟對劍之一道的理解,對於玄帝與玄聖這個更大的命題,楚某更是慚愧無地。但方兄非要趕鴨子上架,楚某也只有獻醜了。”說罷,一挺身,站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劍帝”方渡厄一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