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對於地區劃分是有一套標準的,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叫做根據地。
被日軍佔領的地方,叫做敵佔區或者淪陷區。
還有一種地方,就是日軍控制的不甚嚴密,八路軍能夠頻繁活動的地帶,被稱作游擊區。
東營村原來是八路軍的根據地,但自從榆社縣被日軍佔領後,此處因為距離榆社縣並不算太遠,成為了日軍的勢力範圍。
縣大隊區小隊等民兵武裝被迫轉入了地下活動。
而依附於日軍的漢奸和便衣則擺到了明面上,大搖大擺的進村搜尋八路。
當然,八路軍的經營不是白費的,東營村有好幾家堡壘戶,常常掩護游擊隊員八路軍戰士。
袁朗等人前來偵查,暫時落腳的地方,就是一戶叫朱小元的堡壘戶人家。
他們三個人屋裡頭商量,朱小元就主動去村口觀察放哨。
最近八路軍活動的頻繁了,各處都在跟日本人打仗。
小鬼子報復心很強的,這邊八路軍佔點便宜,轉過頭他就要報復回來。
不一定能抓住八路,但肯定要拿老百姓出氣。
村子裡組織了放哨的隊伍,把七八歲的小孩兒都算上,輪流到村口去放哨,警惕小鬼子前來掃蕩。
眼瞅著兩位“游擊隊員”走了,朱小元跟下一班的人做了交接,回了家。
見了袁朗,他便問道:“袁雲飛同志,他們倆走了,是又去偵查小鬼的動向了嗎?”
八路軍到堡壘戶人家,都會弄個化名。堡壘戶的家長,會把全家人聚攏起來介紹互相認識。
根據年齡排個輩份,是兄弟、姐妹、兒子或侄子,然後教怎樣互相稱呼,這樣。
萬一敵人突然闖進來搜查,八路軍來不及轉移,可以應付敵人。
袁朗給自己整了個化名就叫袁雲飛,畢竟他跟楚雲飛幹個差不多的買賣,給李雲龍送武器裝備。
游擊隊員或經常收集鬼子的情報,以便給鬼子整事情。
袁朗三人前來偵查,其實也並不稀奇。
“老鄉,你應該也聽說了咱八路軍,最近到處在打鬼子吧?我們游擊隊就是到處收集情報,給主力部隊提供情報支援的。”
做戲要做全套,他完全就以游擊隊員自居,把老鄉哄得一愣一愣的。
老鄉給他倒上一碗白水,坐在炕邊上說:“俺知道,都聽人說了。
你們八路軍主力部隊,扒了小鬼子上百公里的鐵路,拿下了一座縣城,還打死個鬼子將軍。
俺們村裡的人聽了,比過年都高興。都說天殺的小鬼子,總算是遭報應了。
我的大兒子,要沒那檔子事,現在也應該跟你們一塊殺鬼子的。”
說著,老鄉的眼角就溼潤了,聲音哽咽悲切不已。
袁朗來之前聽人介紹過,朱家大兒子去年本來是要參加縣大隊的。
在參加隊伍之前,他挑了一些糧食到城裡賣,沒想到被鬼子盯上了,二話不說就搶糧。
朱家大兒子捨不得糧食,死死的抱住麻袋不放,就被小鬼子給殺害了。
日軍做的惡事,那真是一屋子的紙都寫不完。
自從小鬼子來了以後,每個村子都有帶孝的人家,家家都跟小鬼子結了仇,並不是虛言。
袁朗聽得多了,見的多了,愈發痛恨小鬼子。
這份仇恨,八輩子也忘不了。
“老鄉您放心,我們八路軍也不會放過那些作惡多端的小鬼子。
您兒子的仇我幫您報了,我滅他十個小鬼子,祭奠您兒子。”
袁朗信誓旦旦的跟老鄉保證,當然他也能做得到,可能一兩炮下去,就湊夠十個了。
“謝謝,謝謝八路軍同志。”
老鄉抹了一下眼角,對袁朗說:“俺的二兒子,明年就十六了,你看能不能讓他去咱們隊伍,殺鬼子。
給老大,給俺們村裡的人報仇雪恨。”
袁朗回憶了一下剛才見過的那個小夥子,個頭還不算太高,瘦得跟個麻桿兒似的,臉上的絨毛還沒退去。
真是個半大孩子。
戰爭時沒那麼多講究,一般來說十六歲以上的,就算是成年兵了。
迎著老鄉期盼的眼神,袁朗點了點頭答應道:“能行,我給他親自介紹,去縣大隊,還能顧著點家。”
新二團是主力部隊,行軍打仗那份苦,半大孩子不一定能受得了,
縣大隊只在本地區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