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的名字。

把那張紙推到李植面前,王承恩說道:“如何?”

李植搖了搖頭,說道:“太少!”

王承恩抬頭看了看旁邊看熱鬧的九個總兵一眼,見武官們對自己一臉期待,不禁咬了咬牙。他撩起袖子寫字,又加了一個太僕寺少卿,兩個戶部侍郎的名字上去,大聲說道:“再殺三人!如何?”

李植還是搖了搖頭。

王承恩臉上有了怒色,大聲說道:“其他的官員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連騙天子的機會都不曾有,津國公也要殺麼?”

李植淡淡答道:“戶部和太僕寺的官員知情不報,蛇鼠一窩,上不上朝有什麼區別?”

王承恩怒道:“按津國公的說法,這朝中滿朝文武都是蛇鼠一窩,皆可殺了?”

李植說道:“奏章上已經列明三十七人,王公公怎麼說起滿朝文武?”

王承恩吸了口氣,持筆的手有些發抖。他想了又想,最後終於放下筆去,在吳、陳繼善和李待問三人旁邊加了“滿門”兩個字。寫完了這幾個字,王承恩咬了咬牙,又在賀世壽的旁邊寫了“滿門”兩字。

寫完這八個字,王承恩已經滿頭是汗。

“津國公,如此大開殺戒已經是天子的底線,不能再多了。再多殺,文官們定然不會放過向津國公妥協的天子!”

吳三桂突然走了上來,半跪在地朝李植拱手說道:“津國公,我看天子已到極限,我等不可再行逼迫!”

李植看了一眼吳三桂,閉上眼睛說道:“吳罪大惡極要滅九族,陳繼善和李待問大逆不道要滅三族,不可能滿門抄斬就就放過!而且奏章上的三十七人,一個都不能少。”

王承恩惱怒地看著李植,憤怒地把毛筆敲在桌案上。看了看端坐不動的其他八名總兵,王承恩一甩手,大步走出了李植的營帳。

李植看著拂袖而起的王承恩,搖了搖頭。

王樸吞了口口水,驚疑地問道:“津國公,如今如何?”

李植喝了一口茶,抬頭說道:“既然天子礙於輿論不能多殺,我們便影響一下京城中的輿論吧。”(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一章 真相

四月三十號,早已經準備好的一車車的《天津日報》,開始從廣寧門中運入京城。

這些報紙李植已經準備了三、四天,實際上,李植運入京城的這一刊《天津日報》,是專門選的四月二十五日版“太僕寺藏銀專刊”。這一天的《天津日報》連篇累牘,報道的內容全部是錦州大戰關鍵時刻太僕寺藏匿馬政銀子不報,導致錦州大戰險些大敗,十七萬將士險些全軍覆沒的種種事實。

這一天的《天津日報》很短,只有一張紙,四個版面。除了頭版的“事情簡述”說清楚事情的大概情況,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就是一些簡單的評論。

頭版的事情簡述只有一千個字,卻用大號字型佔據了整整一版。全文用白話文寫,標題叫做《無恥文官陰謀想讓錦州大戰戰敗!津國公率兵問罪!》裡面介紹了在錦州大戰眼看可以拖垮滿清的關鍵時刻,吳四人謀劃,戶部和太僕寺官員配合,欺君罔上藏匿馬政銀子的經過,以及四人的意圖:讓錦州大戰戰敗。文章最後用幾句話講清楚:津國公十六萬大軍是為了殺這些奸臣而包圍京城的。

後面三版的評論也是較大字型印刷的,篇幅不長。《天津日報》最好的評論員齊上陣,力圖用最短的篇幅說明白太僕寺藏銀的卑鄙至極和影響深遠,標準就是“言簡意賅振聾發聵”。

有的從前線將士的性命角度闡述,說明錦州大戰若是戰敗,十七萬將士會如何慘遭追殺,會死傷多少。從錦州到山海關幾百裡,清軍鐵蹄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逃兵。有多少父母將失去年輕的孩子,有多少妻子會失去新婚的丈夫。

有的從江山社稷角度闡述,說明錦州大戰若是敗了,大明的處境會糟糕到什麼程度。評論員詳細對比了明軍剩餘部隊和清軍的戰力,一針見血的指出,錦州若敗,大明時日無多。

有評論員從華夏文明的角度闡述,說明錦州若敗,華夏衣冠恐怕將不復存。嗜殺成性的韃子要入關殺多少人!根據遼東漢人的遭遇推測,說明天下的漢人被殺一、兩千萬怕都是少的。

更有評論員從百姓利益的角度闡述,說明錦州若敗大明若亡,天下漢人恐怕都將剃髮為奴,做韃子統治下的次等人。

一頁報紙剛剛四版,全部都用大字,四版合起來不過五千字,卻已經把太僕寺藏銀一事的利害說了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