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水澆園丁》對路易·盧米埃爾來說,還不是唯一的喜劇電影。由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克萊芒·莫里斯演出的影片《攝影師》,描寫一個魯莽漢把攝影機碰倒。《膝行人》則描寫一個假裝的膝行者為了不讓警察抓住,竟站了起來飛也似的跑掉,這是以後的“追逐片”的先聲。影片《機器肉店》表現一頭豬被送進一架機器裡去,出來的時候竟變成了一串串的香腸。……諸如此類的題材都是在滑稽畫報,尤其在連環畫《無言的故事》裡用過了的;第米尼曾指出這種連環畫同“連續攝影機”拍攝下來的連續形象,頗相類似。

1895年6月,當路易·盧米埃爾在梭昂河上的納維爾市,把參加照相會議的代表們下船的情形拍攝下來時,他已開始成為第一個新聞片的攝製家了。代表們在二十四小時以後,看到了影片《代表們的登陸》,片裡有天文學家強遜和羅訥省議長拉格蘭奇會談的情形。當影片上映的時候,拉格蘭奇站在銀幕後面,把自己在會談時所說的話重複了一遍。這可以說是有聲電影第一次天真的嘗試。

愛迪生的“電影視鏡”限於表現一些“走馬盤”式的影片,而盧米埃爾的“活動電影機”則是一部“重現生活的機器”。這時在銀幕上活動的已不再是一些木偶,而是一些很清楚的和真人一樣大小的人物,他們的面部表情和姿態比在舞臺上看得更為清楚。而且有些奇蹟在舞臺上是看不到的,例如:樹葉被風吹動,風把煙吹散,海浪衝擊岸邊,火車頭好象向觀眾座位上衝來,人物的臉向觀眾漸漸接近等等。早期的影評家對這些畫面曾經這樣驚訝地讚許說:“這和現實中我們看到的自然情景完全一樣!”路易·盧米埃爾作品中的現實主義就是決定他成功的關鍵。

和狄克遜相反,這位電影機的發明者拒絕使用舞臺的手法,也就是說,既不用場面排程,也不用演員,他的劇本是由自己的親戚、僱工或者朋友來演出的。

1896年初,由於巴黎“大咖啡館”的放映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路易·盧米埃爾從此就僱用了許多攝影師,並由他加以培養和訓練,其中有普洛米奧、梅斯幾奇、弗蘭西斯·杜勃利埃等人。

盧米埃爾的攝影師,同時也是電影放映師,都能洗印影片。他們最早拍攝的影片是一些模仿在巴黎“大咖啡館”上映獲得成功的作品,如《里昂戈德里埃廣場》等街景影片。這些影片使觀眾認識到,電影能夠很好地把周圍的現實紀錄下來。攝影機在戶外的活動可以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因此,盧米埃爾的攝影師往往在熱鬧的十字路口站上好幾個鐘點,裝模作樣地空搖著攝影機的搖柄。到了晚上,那些認為自己已被攝入鏡頭的看熱鬧的人們,為了想在銀幕上看到自己,都紛紛湧進了電影院。

盧米埃爾的攝影師們創造了新聞片、紀錄片和報道片,並且開始運用了最早的蒙太奇。在最後這一非常重要的領域裡,他們的老闆已為他們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他攝製了4本每本能放映一分鐘的描寫消防隊員生活的影片,即《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和《拯救遭難者》。這四本在1895年攝製的影片,由於當時放映機的改善,已經可以連線成為一套影片,由此遂形成了最早的蒙太奇,這種蒙太奇由於從火焰中救出一個遭難者這一“精彩演出”而達到了戲劇性的**。

隨著大型報道片的需要,蒙太奇更加發展起來。最早的報道片是1896年春天由弗蘭西斯·杜勃利埃和夏爾·姆瓦松攝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這部由十來部影片卓越地結合在一起的作品,透過一些主要的插曲來敘述事件,正和當時剛開始拍攝新聞的攝影記者用主要照片來報道事件一樣。這種敘事方式並不是從戲劇中學來的;如果說它從別的藝術借用了一些手法,那就只能是來自很早以前就以主要插曲來描繪官方典禮的版畫。例如版畫《羅蘭公爵的葬禮》(1608年)就和這部影片很有類似的地方。

盧米埃爾的另一個攝影師,1897年從索術爾地方帶回了將近30部描寫該地有名的騎兵學校馬術表演的影片。這已是一部能夠連續放映30分鐘左右的紀錄片。反之,我們在盧米埃爾的作品目錄裡找不到科教片。這種影片樣式不是在里昂工廠而是從馬萊的實驗室裡產生出來的,在那裡,這一工作是由最早攝製顯微電影的一位美國教授和向倫敦皇家協會提出最早X光影片的麥克·英梯爾博士擔任的。

戶外場面、室內場面、新聞片、報道片、旅行片等,是盧米埃爾和他的門徒創造的主要影片樣式。但到1897年,由於克萊芒·莫里斯的要求,喬治·亞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