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國在淞滬戰場的困難也是暫時的,張治的第五軍,支那將軍的第二軍和五十七師只要破其一點,便可全盤皆贏。”
如果說此前以北支那換取淞滬勝利的言論讓林銑十郎眼前一亮的話,那麼這句話則一針見血,正他的心底。
“淞滬戰場的亂局連白川大將都沒能廓清,不知還有誰能力挽狂瀾?”更讓他擔心的是白川義則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如果再派去一名最高指揮官,此人將擔負極大的重壓,勢必會影響戰鬥的進行。還有更致命的一點,白川大將此時生死不明似乎是最好的結局,一旦確定其死訊,對陸軍士氣的打擊將加重。如果最壞的事情發生,他被支那人生俘,被打擊的將不僅僅是淞滬陸軍,整個大日本都將為此蒙羞,血戰到底將再不可避免,但現在卻不是全面戰爭的最佳時刻。
目前雖然皇國在日軍動武的規模從北到南非常之大,但都被一直合理的控制在地方衝突之上。參謀本部制定的計劃也一直是以奪取最大利益為主。而一旦確認白川大將被俘,那麼就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止那些少壯派軍官狂熱的戰爭想法了。
林銑十郎與多數的陸軍高層持同一態度,吞併支那是皇國堅定不移之戰略,但卻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一點點蠶食,一口鯨吞未免太過一廂情願。
不過激進的年輕軍官們這一次似乎挽救了皇國危局,關東軍作戰部主任參謀石原莞爾策劃的“滿洲事變”取得巨大成功,旦夕間奪取了整個滿洲,連支那的舊都北平都即將落入皇國彀。北支那一連串的勝利同時也緩解了內閣面臨的巨大壓力,濱口首相不問政事,所有對外策略都落在陸軍頭上,所以解決掉內閣的壓力便是在為陸軍解圍。
林銑十郎看了一眼面前的小磯國昭,他知道陸軍年輕軍官們成立了一個叫做“一夕會”的秘密組織。策劃“滿洲事變”的石原莞爾是組織成員,陸軍省軍事課課長岡村寧次也是這個組織的成員。就連這個小磯國昭也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既要與支那人血戰,又必須控制住戰爭的規模,這是個讓他極其頭疼的難題。
少壯派軍官們越來越桀驁不馴,老傢伙們似乎已經很難再駕馭住他們,這些傢伙時不時就要搞出點事端來,挑戰內閣的底線,而為了陸軍的利益與榮譽,內閣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為少壯派們背書。
但換個思路想一想,他們天不怕地不怕,派一個去淞滬戰場說不定就能成為打破僵局的一招奇兵呢!但終究是起了考較這個少壯派出類拔萃的軍官的心思,於是好整以暇的問道:
“白川大將折戟支那,皇國陸軍士氣受挫,在所難免,小磯君認為委派何人去支那做指揮官合適呢?”
第472章 城下之盟(十四)
小磯國昭萬沒想到平日裡不苟言笑,甚至連話都不多一句的林銑大將會問起自己如此關鍵要害的問題。支那淞滬局勢糜爛,是派幾個人去就能解決的嗎?
“林銑閣下,淞滬局勢糜爛非一人之罪過,也絕非一人能挽狂瀾於即倒,扭轉乾坤。”
淞滬戰場打到目前這個德行,已經進入了一道死局,以支那人之孱弱,皇國陸軍之強悍,原本萬沒有被束縛住的道理,但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切切實實的發生了,這已經超出了小磯國昭以往對兩個國家的認識,所以對於林銑十郎的問題,他找不到合適的答案。但同時也隱隱認為,這種局面絕非一人可以改變。
實際上,小磯國昭的想法是以北支那的勝利,換取支那政府對淞滬戰局的左右。對支那化有深刻了解的他,十分清楚原對他們的重要性,如果皇國陸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擊到原地區,那麼支那領袖蔣正難免會在這種前後夾擊的情況之下進退失據,到時候即便淞滬戰局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也無關緊要了,反而淞滬戰場上牽制了據說是支那最厲害的支那將軍。
小磯國昭在十年前還沒有進入陸軍決策樞,自然不瞭解當年大日本皇國海陸軍在他手吃的各種虧,他只是想當然的認為此人不過是鶴立雞群而已,因此並沒有將之當做一個真正的勁敵,甚至因此對敗於其手的諸多將軍們也隱隱的帶上了一絲輕視之心。
林銑十郎暗暗點頭,小磯國昭終歸還是要比那些傢伙穩健的多,明明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但卻並不急於表現,單單是這份忍耐力與城府便比那些自以為是的少壯派軍官們強上百倍。於是揮揮手示意小磯國昭退下,他主意已定,決定派少壯派軍官秘密組織“一夕會”的骨幹成員陸軍省軍事課課長岡村寧次前往淞滬戰場接替植田謙吉任第九師團代理師團長,同時晉升其為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