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部分

人不聽從軍令,定斬不饒!”

李承訓的話語在山林中迴響,深秋的黃葉在寒風的陪伴下飄落,天地間似乎充斥著肅殺之氣,雖然沒有熱烈的掌聲,也沒有熱情的歡呼聲,但有的是每個人心中的那份悸動,甚至是久違的一股暖意,他們感覺這個掌軍大將軍有擔當,有膽識,有氣魄,而且所有的官軍都見識他的軍事才能,對他是有信心的,相信只要他真心帶兵攻打幽州城,必定能夠收服失地,更為激動的是那個敏感的數字“十五天”,他說的是十五天,現在,所有人都感覺,奪回幽州不光是有希望,而且是有目標——十五天奪下幽州城!

靜,不代表沒有熱烈,沒有激情,只是因其在醞釀,在萌動,爆發是遲早的事情,但還需要一個引線。

“末將參見大將軍!”金甲屈膝半跪,身帶鎧甲之人,行動不便,這便是最大的禮節了。

“參見大將軍!”他身後的嫡系親兵將領緊隨其後,同樣是屈膝半跪。

忠武堂上所有軍士已經全都俯身跪倒,唯有銅臂和鐵鞋還直挺挺地站著,二人相互對望一眼,極不情願地也低身跪從。

“參見大將軍!”

與此同時,前山、後壁、左嶺,右崖,整個忠武堂周圍所伏官軍全都陸續跪倒,山呼之聲鏗鏘有力,在山谷的迴響下此起彼伏。

第七十三章 兵動幽州城

李承訓雖然大費周折,幾經輾轉,但終於抵定了大青山的局面。

他當場向兵士承諾三日後發兵攻打幽州城;隨後遣散了眾人,帶著金甲、銅臂和鐵鞋等十餘個高階將領進入忠武堂,商定具體的出兵事宜。

在李承訓力挽狂瀾,穩定危局,獲得軍權的時刻,有幾件事情也在他的周密部署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件事,耶律風已經在耶律家老夥計的幫助下,帶著山鬼和黑鐵塔等五十個兄弟,進入了幽州城,並且全都藏伏在耶律家的倉庫裡,靜待命令。

二件事,銀環已經被送進幽州城,暫時被安頓在大都督府,並被阿史那薄布親自接見,甚至大有掌管幽州軍權的勢頭,這當然引起了耶律黷武的極大不滿。

三件事,白將軍與鐵手鷹的身體在無憂的調整下,有所恢復,雖然還不敢動武,但日常處理軍士已無大礙,不過他們仍然蟄伏不出。

四件事,在忠武堂對面的山嶺中,出塞鷹殺了一個人,是那個施放冷箭射殺指責金甲是內奸的人,其實多虧了小金鷹,是它始終咬住不放,才最終使得出塞鷹能夠追得上這人。

李承訓設定三日後出兵,其實三日的時間不長不短,之所以這麼定非是要耗時佈置,而是要給鐵鞋留出時間給突厥人通風報信,可第二日一早,他的如意算盤就被打斷了,因為突發了一件十萬火急的事情。

“什麼?十萬大軍竟然都被困在青龍峽?”

忠武堂中,李承訓聽到斥候回報,不禁大吃一驚,但隨即問道:“是哪個將軍領軍?”言外之意是大唐名將無數,怎麼派來了這麼個人?還未到目的地便被圍困,非但不能幫忙,反而要耗時耗力營救他。

雖說整個唐軍的暗探斥候被突厥人翻了個底朝天,但對於軍爭來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沒有探馬斥候,根本就無法打仗,試想一下,你都不知道敵軍距離你有多遠,在哪裡?你敢坦然行軍嗎?

因此,李承訓掌權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拔軍中人才,重新成立斥候組織,並令鐵鞋為主管將軍,令耗子為輔。這訊息便是昨日昨日剛剛派出去的斥候帶回來的情報,“朝廷派來的援軍已經到達幽州附近,但卻被圍困在青龍峽。”

“回大將軍,是薛萬徹將軍和薛萬鈞將軍。”俯身在地的那斥候,汗流浹背,卻顧不得擦拭。

李承訓對這兩人很有印象,畢竟他熟悉唐史,這薛萬徹是李建成手下,玄武門政變後曾試圖保護李建成家眷,後來逃走,被李世民再三徵召下才回到朝廷效力,立下不少功勳。而這個薛萬鈞,也是唐初一員大將,是薛萬徹的弟弟,但是道德卻遠遠不及其兄,李承訓對其卻沒什麼好感。

“難怪!”李承訓令這斥候下去休息,自己則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分析軍情,思索對策。

這時,金甲、銅臂、鐵鞋等人已陸續進來,見主帥低頭沉思也都不敢打擾,便垂立兩旁,最後一個進來的是賈墨衣,她晃晃悠悠,不緊不慢地站到了李承訓身側。

她現在的身份是李大將軍的貼身侍衛,她寸功未立,自然不能給她封官,但她還要參與軍事,思前想後,只有以此名目讓其參與軍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