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林漢本想現在就去找奉天的最高軍事長官張作相,提醒他防範日本人的獨走。這一個月年林漢在奉天名聲大振,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名人。在他有意地大把撒錢下,和當地的權貴關係也極佳。

以林漢現在的身份,要見到張作相警告他不難,但林漢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他認為這樣做意義不大。

第35章食堂演講(1)

如果當年張少帥在瀋陽誓死抵抗關東軍入侵,結果會怎麼樣?

後世軍事論壇上,經常有人在討論這個話題。

那些資深軍迷和一些軍隊出身的網友的看法,幾乎是清一色的一邊倒地認為:東北還是會淪陷,最多不過讓日本人多死一些人罷了。

而理由,就是當時的東北軍,是一支土匪氣息的軍閥軍隊。

東北軍糟糕的戰鬥力絕非一日之寒造就。從張作霖開始,東北軍內部就派系林立,而其軍隊素質,在北洋軍中也是墊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的前身是土匪出身。

土匪型軍隊的戰鬥力,就象土匪一樣,人數越多,戰鬥力越爛。

第一次直奉大戰時,東北軍二十餘萬大軍入關,來勢洶洶,大有投鞭斷流之勢,一戰過後,卻成就了直系吳佩孚的“東方魯登道夫”之名。戰敗後張作霖對軍隊進行了正規化改造,戰鬥力有所提升,可是在“郭松齡倒奉”事件後,大批經過正規軍校培訓的中下層軍官遭到清洗排擠,一切又打回原形,變回那支充滿土匪氣息的軍閥部隊。

皇姑囤事件後,張作霖一死,張學良雖然繼位,但對奉系的控制力大大下降,而後的楊常事件又給這個軍閥集團強力的一擊,山頭問題,派系問題始終纏繞著東北軍。歷史上,東北三省淪陷期間裡,東北軍也曾想象樣的抵抗一二,結果交手之下,十幾萬東北軍對上一萬多的關東軍,仍然是一觸即潰。

當林漢趕到奉天大學時,學校裡剛剛下課,林漢首先找到校長,告訴他剛剛發生的大事,要求他馬上將學生組織起來,以應付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危機。

“戰爭,這,這不大可能吧!只是一個倉庫著火……”

起初校長還不相信,但很快,被林漢派出打探訊息的人傳回了最新的情況。日本人駐華使節探查了火災現場,看到了一具具身上充滿刀傷的日本人屍體,立刻向張作相施加了壓力,而隨同而來的關東軍使節,也趁機發難。

當關東軍代表提出“限時二十四小時找出兇手,否則關東軍將武裝護僑”的要求後,聽聞這個訊息的林漢立刻聞到了危險的氣味。而此時不想多事的校長,雖然緊張,但求安的心態,還是讓他對和平抱有幻想,說什麼也不肯下令同學作好疏散應對戰爭的準備。

林漢已經顧不上他的態度了,見校長不上道,立刻緊急把吳小雨為首的華僑學生叫來,告訴了他們事情的嚴重性。校長不合作,林漢也不理他,直接叫來奉大學的學生會帶頭的幾個人,聲稱中午要為學生開小灶增加營養組織會餐,叫他們把學生中重要的活躍份子召集過來。林漢現在是學校的大金主,對此校長也無法干涉。

學校的食堂裡,現在已聚集了近百名學生,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些日子下來,林漢在學校裡除了開講座談時事和各國情況外,更大把地撒錢出資助學,尤其是資助貧困的學生,他在學生中的威望很高——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燒錢的基礎上。

“先生,東北軍真的那麼靠不住嗎?”

問話的人是林漢的另一個學生,名叫孫思,年齡不過二十一歲,也是吳小雨在東南亞找到後送到德國去接受林漢“調教”的,不過他受林漢“教育”的時間不長,林漢給他上過的“課時”加起來不到五十節。事實上除了吳小雨外,其他的年青學生的情況都差不多。東南亞的華人看似數量很多,實際上卻分得極散,吳小雨再怎麼努力,他的接觸面畢竟有限,適合的人並不多。事業的起步階段是最難的,也因為這樣,為了擴大“招生面”,林漢才把目光投向了國內諸多大學。

林漢看了看身邊的這十幾年青學生,他們年齡最大的也不過二十二歲,人生的資歷閱歷都很不充足,太年青也太嫩了,而從前接受的“儒家愚化”教育時間又太長,真正能獨當一面可堪大用的人才,林漢到現在一個都沒有看到。也因為這樣,所以薩菲羅斯教各地的分佈負責人,才不得不起用了一個又一個的騙子。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現在才1931年,他還有近十年的時間準備人才和培養人才。

而圍在邊上的本地大學生們就更年青了,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