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這套衣服已相當合適。林漢走到路邊的小店,掏出錢買了一把雨傘,然後繼續慢悠悠地趁著雨景沿碼頭觀光。

表面上他是在觀光,實際上卻是在掃描碼頭一這帶的建築佈局,思考什麼地方適合縱火,什麼地方可以安放炸彈,什麼地方可搞出更大破壞。薩菲羅斯號的船腹的幾個水密隔艙裡,塞滿了武器、爆石皮裝置和縱火燃燒彈,足夠他在東京大幹一場。

快到東京時他聽到當地的日語廣播。這幾天的雨水只是暫時的。最近兩天,天氣就會轉晴。東京的梅雨季,正常年份是六月,現在的天氣只是偶爾的異常。三十年代的東京,剛剛才從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恢復過來。出於抗震原因的考慮,城內的建築多數還是以木製為主。歷史上李梅火燒東京,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幾百架B29轟炸機投下凝固汽油彈,愣是將東京煮成了一鍋人肉湯。

1931年東北事變後,日本強吞東北,大補一番後,國內的經濟情況大有好轉——但這也只僅僅只是對政府而言。民間的情況依舊貧困,因為戰爭的紅利都大財閥拿走了。貧民最大的“戰爭紅利”,就是可以移民東北加入墾荒團的行列。移民東北看似條好出路,但是此時的東北大多數地方還是荒蕪,所謂的墾荒團,更多的時候強搶當地中國人開發好的熟地。(後世某個叫方正縣的那個為殖民者立碑的,我想說,無恥)

這個位面,日本在東北的殖民比歷史上更不順利。在南方迅速發展的紅軍,為了不讓日本人更“舒服”地消化東北,更早地就在東北組建起了抗聯。而1934年的基爾會議後,東北抗聯更得到了蘇聯紅軍幫忙,彈藥補給,後勤供應都大大改善,戰事不利時,更可以直接退到蘇聯境內。對此關東軍很是頭痛,不得不使用了在中蘇邊鏡的“清村”戰術,硬生生地將原駐民遷走,人為地製造大量地無人區,以壓縮抗聯的活動空間。

靠著將大量在日本本土過不下去的破產農民轉移到東北弓雖搶當地農民的熟地,日本減緩了自己國內的經濟危機和階級矛盾。比起上次過來時,林漢東京街頭看到的流浪漢和行乞者要少了許多。

但是,這個時代的日本人,除了少數反戰的左翼人士和日共外,幾乎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看著街上行走的日本人,林漢突然回想起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國引進的兩部日本電視劇,一部是講的是八百伴的創始人的故事《阿信》以及另一部電視劇《醬油店的女兒阿香》,片子講的就是這個時期日本普通人的故事。

林漢到現在還清晰地記得《阿信》電視劇裡一個鏡頭劇情:日本侵略軍攻下南京的訊息傳來,當時整個東京的日本人都上街遊行慶祝,也包含電視劇裡的女主家阿信和她的丈夫一家。太平洋戰爭暴發時,阿信兩個兒子也狂熱地參加軍隊,一死一生還,丈夫在日本戰敗後,更想不開自盡了。

雖然這只是一部日本人拍的電視劇,卻也清晰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日本全民投入戰爭的狂熱之情。所謂的對中國人民的傷害只是少數狂熱軍國主義份子這種說法,其實應當改成是“大多數狂熱的軍國主義份子”。這個時代的日本人,上上下下,大多數人都把“到中國去,搶錢搶糧搶娘們”,視為理為當然的事情。少數所謂反對侵略中國的理性派,也不是變味的蠶食派而已。至於反戰和主張真正中日友好的日本人,幾乎都在監獄裡。

所以,這個時代的日本人,無論是死於盟軍的戰略轟炸下還是死原子彈的核爆下,都沒有一個冤枉的。

在碼頭附近轉了一圈,估計薩菲羅斯號上的船員已辦理好了海關手續後。林漢也已調整好了心態。

他已經決定了,一旦中日開戰,如果日本人在中國戰場使用毒氣彈,或者在戰爭中有對平民的大屠殺行為,那麼他就以牙還牙,在這裡的飲水系統投放劇毒的肉毒毒素,甚至往東京發射沙林毒氣。至於VX神經毒氣這個超級大殺器,在一年前更是已經被漢娜開發出來了。現在薩菲羅斯號船體內的一個秘密隔倉裡,就存放著一枚。

第140章我們被人坑了!

當林漢和李華梅在為給日本製造更大的“麻煩”而準備的時候,南方的紅軍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進行全面的備戰。

1934年紅軍的秋季攻勢結束後,江西紅軍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了漢陽的兵工廠、制鐵廠以及當地的船舶維修裝置。攻下此地之後,紅軍的軍工生產體系大大前進了一步。當年年底,紅軍經營的重心就直接轉移到了湖北省這一帶。

從1934年年底到第二年五月,一隊隊貨輪拖船在長江口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