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句。
納爾遜號戰列艦上總共安裝了四座乒乓炮,這種八聯裝的防空高炮,結構複雜且極其笨重,戰前被英國海軍視為極先進的防空武器。然而在今天實戰中的表現卻堪稱是“狗屎”一般,炮彈臭彈卡殼,供彈系統卡死之類的小毛病層出不窮——這個問題在上一次的挪威海戰時就出現過,戰後海軍部門的人就曾向上級打過報告,更求使用在中國打響名氣的博福斯高炮更換華而不實的乒乓炮。
然而因為產能的原因以及時間緊迫,整個艦隊中只有極少量艦隻更換成了博福斯高炮,包括旗艦隊納爾遜號在內,大部分軍艦都還是隻能使用被下層詬病連連的乒乓炮之類的防空武器。
納爾遜號的左舷方向,十二架JU87C以接近85度角的恐怖角度,帶著刺耳的尖嘯開始俯衝。這種尖嘯聲是因由裝在其機頭的風哨發出的。在中國干涉戰爭中,當時的中國空軍的飛機就曾裝著這種裝置,其也被參戰的英軍稱為“惡魔的尖叫”。
海面上,納爾遜號戰列艦肥大的身軀劇烈地機動著,妄想能透過這種機動避開JU87C的攻擊路線。巨大船身在海上做出飄移般的動作,艦身在海上“撞出”一道巨大醒目的水牆,其規避的動作被天上一架德機攜帶的航空相機拍了下來,後來成為這場海戰極經典的照片。
納爾遜號周圍,所有附近的護衛艦也使足了力朝這十二架JU87C開火,然而JU87C一旦進入俯衝攻擊狀態,防空火力很多時候都只是起個自我的心理安慰的效果。加上目標戰列艦的左舷的乒乓炮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嚴重的故障,導致這個方向的防空彈幕過於稀薄,更令這種情況成了雪上加霜。
十二架JU87C依次俯衝而下,在距海面約五百到六百米高度投下十二枚七百公斤重的穿甲炸彈。這種穿甲炸彈是對針對戰列艦特別設計的。JU87C不是不能掛載更重的航彈,例如海軍岸基用的JU87R2型,就配有重達一噸重的專用對艦航彈。只是受航母甲板長度的影響,為了保證其能從航母上起飛,航彈的重量最大隻能是七百公斤,為此甚至還取消了後座的機槍手以減輕重量。
十二枚七百公斤重的穿甲航彈,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從空中落下,有如死神勾魂奪魄時發出的尖叫。
尖嘯聲越來越近,納爾遜號的艦隊上,親自掌舵進行機動規避的托維司令官,此時的臉色已慘白如紙。
“轟”!
“轟”!
“轟”!
在驚天的巨響中,滿載重量超過四萬噸的納爾遜號戰列艦劇烈地顫抖著。
前面三聲的巨響,聲音驚人,卻都是落空的近失彈,他們砸在了海里炸開。從水下壓破了少量的防水隔艙。
第四個聲響先是金屬撞擊的咣噹聲,這是軍艦被直接命中發出的痛苦呻口今,先是咣噹一聲,然後爆炸發生在艦體內部。
第一發命中的七百公斤重的航彈,命中部位是後甲板,航彈從傾斜的塔壁滑落,穿過後面的甲板鑽進了下層的指揮官艙並在那兒爆炸,爆炸對艦體的損傷有限,但全艦人員都感覺到了中彈帶來的巨大震動。
位於前甲板第一座炮塔頂部也吃了一發航彈,不過六英寸厚的炮塔水平甲板頂住了這次撞擊,加上引信過早工作,該炮塔沒有被擊穿,火暴炸在表面發生,卻導致該炮塔內部結構受到劇烈震動,在未來的海戰中將命中率下降。
第三發航母來自於第九架JU87C的貢獻。這發航彈命中的是前甲板最薄弱處,穿透甲板後延時引信在內部工作,爆炸導致該艦的前甲板的大量地朝天翻起。雖然狀況慘不忍睹,但實質性的傷害也不是很大。
而同樣讓英艦感到疼痛的,是一發幾乎貼著納爾遜號身體落下的航彈,該彈在距納爾遜號不足五米遠落海,在水下三米處炸開,這一擊產生的巨大水壓導致左舷的多個艙室在水壓作用下嚴重破裂受損。
正式的水面炮戰還未開始,被重點照顧的納爾遜號戰列艦就首先盡吞四發航彈,戰力嚴重受損。
第279章大艦巨炮的悲歌
航母艦隊全滅,這時約翰托維司令官意識到自己正面臨著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尷尬之中。
沒有了制空權的皇家海軍,目前已處於極為不利的背動局面。
約翰·托維司令很想選擇撤退,但他知道這是最糟糕的選擇。現在才剛剛天亮,離天黑最少還有十個小時的時間。擁有空母的對手,完全可能仗著飛機速度的優勢,反覆地空襲轟炸他的艦隊好幾輪。這一波攻擊過程中,JU87C俯衝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