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2部分

�宦�靨岢鮃煲欏5�塹鋇厝蘇饈幣丫�骯吡蘇飧黿蟹ǎ�」芡跚銼救頌岢鮃煲椋��鈧棧故敲揮懈謀洹�

關於這場兔子戰爭,最終最有趣的一件事是,當時王秋在為自己變成“老老王”而不滿的時候,他的孫女在邊上咕了一句:“爺爺您反正也老了,叫老老王不好嗎?總比年青時,你的那個叫‘兔子王’的外號要好聽多了……”

第488章核平之花

位於哈薩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這是1943年中蘇德三家開始聯合研製核武器後修建的核試驗場。

三家中,剛剛解放僅有數年的新中國,科技能力十分薄弱,在這場核研究中只是“打醬油”的,蘇德兩國的科學家才是主力。

但中國方面的優勢在於,他們擁有穿越者林漢,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可以在科研方向上提供具有“戰略意義”的情報,在核彈開發上少走無數的彎路。雖然漢娜和林漢一般也是穿越者,但是表面上她在斯大林面前是偽裝成不知道未來歷史的存在。而漢娜出於德國安全的考慮,在核問題方面,也巴不得中國儘早擁有核武器好給蘇聯增加壓力。

德國方面的問題在於國土狹小,缺少隱蔽的,可以進行核試驗的試驗場。雖然一年戰爭結束後,德國收回了一些一戰後丟失的殖民地,但在殖民地上進行核試驗,總不如在自己的控制區進行核試驗來得方便。

經過三家協商,最終德國人同意第一次核試驗在蘇聯境內進行,用蘇聯製造的核彈起爆。而第二枚核彈,會緊接著一個月後在中國的羅布泊試驗場引爆。在這過程中,三家共享這兩次核試驗的所有成果資料。

1945年七月二十日,位於哈薩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過去這裡原是一片戈壁荒漠。但經過兩年的建設,這片戈壁的深處矗立著一座一百多米高的高塔,這裡是是即將放置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彈的鐵塔。

一眼望不到邊的荒原上,以鐵塔為中心,在四周的不同距離上放置著各種試驗物。牛、羊、馬、驢、豬、狗、雞、鴨和猴子、猩猩,在鐵籠中靜靜地吃食。

除了這些倒黴的動物外,周圍還分佈擺放著飛機、大炮、坦克等各類武器。除此之外,周圍還特地堅固的工事,民用樓房,以及用鋼筋混凝土構築炮臺掩體。這些建築都是過去兩年裡特地修建的,其建造的目的,都是為了測試即將在這裡發生的核爆的打擊效果。此外周圍還在不同的地點,安裝了各種探測儀器、攝影設施,準備採集各種科學資料。

為了這次核試驗,蘇德兩家都出了大本錢,蘇聯擺放在這兒的坦克,除了老式的T26、BT7之類的輕型坦克外,KV、T34,甚至最新式的IS坦克系列在這裡都能看到蹤影。

而德國方面也把自己家中的2號坦克,3號坦克,以及在法國戰役繳獲的馬蒂爾達II型坦克和數輛法國產的B1重型坦克擺放在這兒。

早在昨夜,蘇德兩國的核專家就已經這枚原子彈組裝完畢。七月二十日凌晨六點整,在附近專門修建的更加堅固的地下核避難所,隨著蘇聯指揮官一聲令下,時間長達六十秒倒計時開始。

早就在附近準備現場觀測核試驗的三國科技人員一齊戴上了護目眼鏡。事前佈置在各處拍攝紀錄電影的攝影機也早就轉動起來。

六點零一分零三秒,當時間倒數到零時,蘇德兩國的核試驗負責人手貼手,同時扳動了同一個引爆器按紐。(注:第一枚核彈由蘇德兩國的負責人同時引爆是出於政治需要)

一個明亮的巨大火球,在那座百米高的鐵架臺上騰空而起,捲起地上的煙塵,熱浪滾滾火光灼耀。烈焰裹著煙塵。連同被熔化的土壤產生紅色氣團,向著空中升騰。升到四百多米的高空。翻滾的深紅色濃雲烈焰漸漸形成一個巨大麾菇狀的熾煙火雲。

蘑茹雲繼續向高空上升、擴充套件。

大氣被數千萬度高溫光焰劇熱驟然膨脹掀起狂風席捲大地所向披靡。隨即傳來劇響,不是一響。而是連續不斷的轟鳴,隨後強大的衝擊波在原野上迅猛擴充套件開來,雷霆萬鈞排山倒海,秋風掃落葉般摧毀沿途的一切。

很快,早就徘徊在附近的蘇德兩國的飛行員,在核爆數十秒後,駕駛著特製的飛機穿越蘑菇雲“取樣”。

而地面上,位於核爆中心較遠安全位置的科研人員,則透過相關的儀器計算核爆衝擊波的強度,簡略地估計此次核爆的當量。

最後他們得出來的資料是大約在三萬噸TNT當量。

這是一枚由蘇聯製造的U235為核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