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部分

緊急磋商,討論和“民族結晶”以及“結盟”有關的話題。

德國人的反應如此之快,著實出乎英國人的意料之外。不過知道內情的梅琳,卻知道這是她和漢娜早就商量好的。

和李華梅、喀秋莎相似,梅琳雖然也是英國艦魂的結晶,但她同樣也吸收了林漢性格中的一部分,也擁有他的部分喜好和認知。

梅琳的性格,始於林漢對日本動畫《FateNight》里亞瑟王阿爾託利婭性格的“幻想”,是一個以守護不列顛為已任的人,性格方面和李華梅一般,都很自律。

那日在從林漢的肚子裡被“生”下來,梅琳結束了和漢娜短暫的敵對後,兩人坐下來安靜而理智地交談過。

有一點是她和漢娜都認同的:那就是英德繼續交惡下去,只會令這兩個國家共同走向毀滅。

德國的問題是邊上靠著一個戰爭潛力遠勝於他的北極熊。

英國的問題則在於,和過於廣大的殖民地不相配套的主體人口,其殖民地帝國主義的特點讓美蘇中三家都看其不順眼,只要有機會都會想著肢解英國,尤其是當其衰弱的時候。

英國要想不象歷史上那樣,最後淪落為二流國家,唯有拼盡全力保住龐大的殖民地。而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德國人出於自己的利益需要,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幫助英國——英國為了殖民地的利益,德國為了給自己找個吸仇恨的“MT”,在各有所需之下,當面臨美蘇的共同威脅時,英德這兩個死對頭國家,未必不能聯合起來抱團取暖。

此時的整個英國,都為日本傳出的訊息而沸騰著,無數聽到這一訊息的人,都在往教堂跑。早有準備的官方暗中留意民間的情緒,發現民眾對上帝的信仰,甚至因此而受到了嚴重的動搖。

此時的英國政府,已經在為將梅琳推向前臺作最後的準備。他們派人暗中操縱輿論,比如詢問平民:如果大不列顛帝國也擁有和日本類似的存在,你們會信仰他(她)嗎?如果大不列顛帝國有這樣的存在,你們覺得她叫什麼樣的名字比較好?

有意思的是,在官方進行的暗中調查中,他們發現民眾對這樣存在的命名,更願意接受她叫“阿爾託利婭”而不是“梅琳”,很顯然,從前林漢和漢娜拍的那部《亞瑟王傳奇》對英國民眾在潛移默化間的影響十分地深遠。

得知此事後,梅琳(阿爾託利婭)對英王和首相道:

“雖然亞瑟王是凱爾特人的王,而我是盎格魯撕克遜民族意志的結晶,但是我誕生的過程,早就不是單純的民族意志結晶,確切地說是整個大列顛王國臣民的意志。如今的大不列顛王國,包含了無數的民族,我們不能狹隘地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圈子裡。”

這話正說中了英國人的要害,英王和一干內閣高官都覺得這話極有理,於是被改名為梅琳的阿爾託利婭,最後又將名字改了回來,變回了阿爾託利婭。

由於官方在暗中施力,相關的聲音在英倫三島上很快象滾雪球一般地被炒作起來。當德國特使的腳踩到英國的土地上時,這時英國倫敦已經有一個“謠傳”,那就是大不列顛帝國,也擁有和日本類似的“民族意志結晶”的存在——當然,這個謠傳本身就是官方自己在暗中炒作充當推手的緣故。這時已經有民眾圍在唐寧街十號前,開始“圍攻”政府官員詢問此事真相,但得到的答覆全是令人生疑的“無可奉告”。

第428章神聖衝擊

當天皇崇仁將大和撫子存在的“真相”向全世界揭露時,得到這一訊息後,整個美國都沸騰了。

“過去近一年的戰爭,美利堅合眾國是在和什麼東西為敵啊!”

這幾乎是所有得到這訊息的美國人的第一想法。就象歐洲人聽到這個訊息後,大都在第一時間往教堂跑,正處在戰爭中的美國人,其往教堂跑的勤快程度,就更甚一籌。

而華盛頓白宮裡,杜威總統也在為這個被“確認”的猜想而弄得焦頭爛額。

白宮的總統辦公室裡,一個聲音正在咆哮著:

“上帝保佑美國!你們給我記住了,上帝保佑美國!不要被日本人弄出的那個鬼東西嚇壞了!”

咆哮的人是總統杜威,起因是來自手下剛剛遞交上來的報告。

“軍隊方面,士氣非常地低落,士兵很擔心,他們認為人類不可能和這種非人類的東西戰爭還獲得勝利。”

“上帝保佑美國!”

總統辦公室裡,馬歇爾和尼米茲異口同聲地附和著有歇斯底里的總統。現在的杜威精神有些不太正常,不過這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