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徐愛相當於陽明先生的宣傳部長,有了他,世人才知道了陽明先生的聖學。而徐愛將畢生的精力用於傳播大舅哥的聖學上,結果卻導致了自己在歷史上湮沒無聞。
史書上說,徐愛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為他做了一個超凡的異夢:在夢中,他看到自己遊衡山,遇到一個老和尚,老和尚拍著他的背,說:你娃乾的工作,跟顏回一樣。過了一會兒,老和尚又說:你娃活在世上的年歲,也和顏回一樣……
顏回,是至聖先師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終其一生宣弘孔子的聖學,卻年紀輕輕就死了。他死後,孔子捶胸大哭,曰:是老天要滅亡我的聖學嗎?是老天要滅亡我的聖學嗎……徐愛在陽明先生身邊,做的工作和起到的作用,與顏回一樣。結果這卻構成了一個奇異的毒咒,最終徐愛重蹈顏回之覆轍,英年早逝。
實際上,徐愛這個所謂的夢,並不是真正的夢。太有理性的夢都是自己繁複的慾念所生成,而不是夢境本身。或者說,這個夢境實際上不過是徐愛對命運的不甘——終其一生他將服務於陽明先生的聖學,這就意味著放棄了自己的存在。他知道此後的歷史將不會再有人關注他,這對於一個思想者來說,是比死亡更為可怕的事情。
然而聖學思想在矇昧時代的推行,就是這樣的痛苦而艱難。陽明先生再加上徐愛的智慧,也未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正如事實上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歷史上留下來的,是陽明先生的名字和心學的複雜迷宮,真正的聖學,再度失傳了。
所以陽明先生和徐愛,他們兩人必須要有一個作出犧牲。
而且這個人,只能是徐愛。
這就是徐愛的悲劇。
智慧是私有的,它必須於傳承者的大腦思維中重建,這種私有特點構成了智慧承傳的天然障礙。所以相比於陽明先生,有人卻選擇了更輕捷的路線,不是選擇智慧而是選擇文化,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比陽明先生更大的名氣。
這個比陽明先生更有名氣的人,就是唐寅,唐伯虎!
第八章知行合一無往不勝
朱宸濠冷冰冰地道:皇太后有密旨。
“刷”的一聲,眾官員一起站了起來,又一起跪在地上,然後眾官你看我,我看你,每人臉上都是無盡的狐疑之色。
就聽朱宸濠朗聲道:昔孝宗皇帝為太監李廣所誤,抱養民間子。我祖宗不血食者,今十四年矣。太后有密旨,命寡人發兵討罪,共伸大義。汝等知否?
是真名士不風流
在中國歷史上,說起大名鼎鼎的唐伯虎,遠比陽明先生更廣為人知。
事實上,唐伯虎已經構成了現代文明的一個傳奇,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在國人的內心深處,一個富有才華的書生,就應該過著這種無恥而淫蕩的生活,一味地尋芳獵豔,挖地三尺搜捕漂亮女生,卻不需要為生活搭上一根手指頭的力氣。
但實際上,對一個文士才子的這般浪漫想象,恰恰是智慧的背離面。
甚至也是現實生活的背離面。
現實中的唐伯虎,卻是一個生活在極度鬱悶氣氛中的怪人。他似乎和陽明先生有著某種神秘的機緣。陽明先生年輕時曾經兩次科舉不第,等到了第三次進考場的時候,他和唐寅唐伯虎應該是在考場的大門前相遇。
兩人見面,有說過什麼嗎?
應該有,但史書沒有記載,所以我們也不好亂說,總之他們兩人是同一個考場的同學,但臨到開榜,卻因為唐伯虎的考試成績太好,被人投訴說他作弊,結果可憐的唐伯虎被拖進大牢,打了個半死,最後查無實據,卻仍然被流放。而陽明先生則稀裡糊塗地混了個二甲第七名。
此後陽明先生做了京官,滿世界去找神仙問道。而唐伯虎回到家,被老婆好一頓暴打,挺大個老爺們兒,連自己的老婆都養不活,你還有什麼臉面在外邊找小女生?總之很悲慘。
被暴打出門的唐伯虎,從此流落江湖,到處求人給口飯吃。可是這世上有錢的大老闆雖然多,但無緣無故拿錢給一個亂點秋香的登徒子,這就未免太缺心眼兒了,所以唐伯虎註定了四海飄零,沒得飯吃。
鬱悶的唐伯虎為了謀生,就開了家畫廊,賣畫為生。他賺到的每一兩銀子,都是靠了自己一筆一筆畫出來的。為了表白自己撈不到外快的憤怒,他還寫了首詩,曰:
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閒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某乃唐伯虎,腰包癟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