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斷裂的聲音。
船是用木頭製作的,被炮彈擊中發出這樣的聲音不足為奇,但是若是考慮到斷裂的是什麼,那就容不得他們不感到驚訝了。
桅杆斷了。
航行在第一排的戰艦,桅杆斷掉了。
吱呀呀!
刺耳的聲音,被擊斷的桅杆上端在這聲音下,漸漸的傾斜,最終徹底二話下部分家,斷落開來。
嚓!
帆布撕扯的聲音,許多的船帆被撕扯下來,甚至有的索具壞掉,整塊的軟帆掉落下來。
“發生了什麼?”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覺得自己不能理解,“海戰是這樣打的嗎?”
海戰從來都不是這麼打的,他的海軍顧問同樣是一副難以理解的表情,有什麼武器能夠把風帆甚至桅杆給損壞掉?對方作弊了吧!
還真是作弊了。
大明海軍沒有給敵人普及知識的義務,所以不會好心地告訴對方,自己使用的武器是什麼的,但倘若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剛才在聽到炮聲之後有仔細觀察飛到己方這裡來的炮彈的話,那麼他一定能夠發現,這些炮彈都是兩個兩個透過鎖鏈連線在一起的。
沒錯,明軍第二輪射擊使用的炮彈,是在未來幾個世紀當中,海軍經常使用的武器鏈彈。
恩格斯的著作《炮兵》當中有提到,大約在1600年,出現了兩種非常重要的武器,他們分別是鏈彈和普通霰彈。
萬曆二十年若是以西方的演算法來說的話,應該是公元1592年,離恩格斯所說的發明鏈彈的時間還有十年左右,實際上倘若提到鏈彈真正的發明時間,可能比所謂的十年還要更長一點。
這是武器是英格蘭透過戰爭證明了火炮遠端打擊的有效性之後的發明,但是很可惜,現在英格蘭在海戰中戰敗了,即使大明不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歐羅巴能否順利地在剛剛步入十七世紀後就能發明這兩項武器都不好說。
為了讓海戰能夠如同歷史上那樣戰鬥,萬曆理所當然把這東西配備給大明的艦隊了,在拖延敵方的速度以及俘虜敵艦上,鏈彈可是了不得的武器呢。
轟!
大明的第三輪炮擊開始。
這次發射的依舊是鏈彈。
兩個鐵球從炮膛中甩了出去,再次飛向西班牙人的桅杆,一門火炮是這樣,整艘船,甚至艦隊前方所有的船隻的火炮都這樣呢?
鏈彈滿天飛的情景在參戰雙方的眼中展現,明軍被自己所發射的奇怪炮彈所造成的戰果感到驚訝,而西班牙則是驚恐。
以風帆為目標的鏈彈,凡是擊中的地方,就沒西班牙留下一塊好布,所有的船帆都被鏈彈撕扯的稀爛,刮到索具整張帆都會掉下來,甚至幸運的鏈彈能夠擊中桅杆,把整個桅杆都切斷,至於更為倒黴的傢伙,在桅杆上部負責望的水手,在鏈彈之下身體斷成兩半就更為悲劇了。
在跳幫作戰中比較安全的桅杆上方,現在也變得不安全了。血淋淋的場面讓甲板上的西班牙水手不禁一陣慌亂。
“現在該怎麼辦?!現在該怎麼辦?!”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不安了,甚至說是狂躁也不為過。抓住那些懂得海戰的顧問們的領子,焦急地詢問著對方。
我們能知道該怎麼辦啊!能夠如此有效地破壞風帆的武器,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海員們也是第一次見到呢,要不是戰爭所養成的冷靜,他們可能也會想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這樣的外行人一樣抓狂了。
什麼辦法都沒有,事到如今,只有頂著敵人的鏈彈反擊了。
轟!轟!轟!
一連串火炮的聲響。
不用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下命令,前排的戰艦們已經自作主張開炮了,在大明發射了三輪炮擊之後,西班牙的火炮同樣可是宣洩出他的怒火。
但是西班牙人只有實心彈,只有飛出去砸中對方的實心彈,而這些炮彈,對風帆造成的傷害,是微乎其微的,他們的目標只能是船體。
“穩住!穩住!”甲板之上,艦長林阿四高喊著讓水手們鎮定的話。
實心彈的準頭很差,而且西班牙人進行的是第一輪射擊,沒有角度矯正的情況下,這種射擊的效果就更差了。
炮彈落在船體附近的海里,濺起一片片水花,幸運地炮彈會擊中船體,鉛彈無論是落在船側,還是船隻上層的甲板上,都會帶起大量的碎木,並深深地鑲嵌在船體上。
作為率領艦隊呆在第一排的林阿四,他的座艦同樣不幸地遭受到這種醜陋的鑲嵌,但是從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