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而已。”

“申時行贊同陛下打仗?”皇后王喜姐半捂著嘴,一副驚訝地表情。

“當然,為什麼不贊同,申時行從張居正變法時就是個變法的主力,自然不是那些抱著祖訓不放的老糊塗,這種有好處的事情內閣為什麼不同意。”

“好處?陛下打仗對申時行有什麼好處?”王喜姐不解地問,萬曆讓她多讀書,之後他也確實有好好看各家的書籍,但從來沒有說皇帝喜歡打仗有什麼好處的。

“明明牽扯到自己兒子的問題時,腦袋挺精明似的,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就犯起蠢來了。”萬曆嘆息一聲搖了搖頭,“讓你讀書怎麼還讀殺了不成。”

“書上是不是說王道就是仁?”萬曆見皇后又想瞪眼,連忙丟擲問題說道。

“難道不是?”王喜姐反問道。

“唉~~!”萬曆搖了搖頭,憐憫地看著她,鬱悶道:“完了,看來確實讀書讀殺了。”隨後轉身對著站在一旁的立花誾千代道:“銀千代,什麼是王道。”

“王道及霸道。”一直站在一旁看著萬曆和皇后說話的小姑娘猛然聽到提問,想了想,說道。

“看吧,回答不一樣。”萬曆攤開手,看著皇后說道:“你既然相信仁道是王道,霸道難道就不是王道了?”

“這不一樣,霸道不易持久,仁道”

“還是傻了。”萬曆戲謔地看著皇后,“王道是仁道?是霸道?哪有這麼簡單。”隨即又挑了挑自己兒子,說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這和打仗有什麼關係?”看著萬曆不停給兒子灌輸帝王論,王喜姐雖然心中高興,但同時又疑惑道。

“當然有關係。”萬曆正色道:“古代的聖帝賢君,用的是霸道還是仁道?”

“自然是”王喜姐張了張嘴,話到嘴邊卻卡住了。

“怎麼?說不出來了。”萬曆戲虐地語氣道:“堯舜禹是上古時期的仁主,照儒家那套來說,是使用仁道治理天下的,但是不一樣和蠻族打仗,領土範圍不斷擴大的嗎?”

“堯舜時是為了教化”

“朕也是為了教化,大漠寒苦,草原各族生存都成了問題,朕是不忍天下人受苦,才派軍過去的,倭國連年征戰,朕不忍心看著他們的百姓受苦,才讓戚繼光過去的,難道不是仁德的行為嗎?”萬曆一副無辜的表情。

“可是這對大明有什麼好處?”王喜姐反問道:“打仗必定要死人,大明的百姓不能安心在家耕種,長此一來百姓受苦”

“終於問道點子上了。”萬曆點了點頭,迎上王喜姐不解的目光。說道:“說到底,不管什麼霸道仁道,王道就是一條,對國家有利,無論文人還是武將,亦或者是百姓,都能獲得好處。只要戰爭能夠獲得好處,那麼大家自然支援,若是沒有好處,自然有人反對,申時行支援,自然就是因為好處。”

“說了一圈,你也沒說有什麼好處。”王喜姐不屑道。

“好處就兩個字,銀子。”話說到這裡,萬曆揭開最終謎底說道。

“銀子?”

“對,銀子。”萬曆點了點頭,正色道:“大明缺銀子,沒有銀子他們這些文人也玩不下去,所以張居正變法有人支援,下南洋能賺銀子,北伐蒙古也能賺銀子,所以這些內閣也都支援。”

“打仗不花錢,反而賺錢?”這種說法王喜姐第一次聽說到。

“如今蒙古每年運往內地多少羊毛?這些羊毛又被紡織好了之後賣出去又賺多少錢?國庫的商稅又能能從中收多少?一艘裝滿瓷器和絲綢的福船出了港口,從南洋運往歐羅巴,多少倍的利潤?因為這些朝廷能夠得到多少銀子?申時行不是傻瓜,因為朕打仗,才讓這些錢能夠到朝廷手中,他為什麼不樂意?”萬曆看著依舊迷惑的皇后反問。

第47章 王道?(下)

“那大明的百姓怎麼辦?”王喜姐繼續問道:“朝廷打仗為了銀子,百姓又什麼都得不到?”

“得不到?朕要是不打仗擴張,他們才什麼都得不到呢!”萬曆輕蔑地說道:“朕問你,永年伯家現如今有多少土地?不要告訴朕只有朕大婚時賞賜的700畝地,堂堂一個朝廷封的伯爵,家裡不可能就這麼點田產。”

王喜姐臉上露出尷尬之色,永年伯王偉,就是他的父親,自己的父親在自己成婚前只是一個錦衣衛千戶,家裡的田產和現在自然有天壤之別,只是自己的父親,自己也不好說什麼?

“嘉靖年間,徐階罷官致仕後,子弟橫暴鄉里,佔奪田產達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