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中明確了有關侵略中國的方針、步驟和措施,並確定將“採取軍事行動”。此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就不斷在我國東北製造挑釁事件,以製造發動戰爭的藉口。雖然,我國駐東北的部隊執行了蔣介石和南京政府的“忍讓”、“不抵抗”的命令,但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仍然不宣而戰,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在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中國軍隊毫無準備,瀋陽一夜之間陷於日軍手中。此時,蔣介石和南京政府還完全寄希望於國際聯盟能主持“公理”進行公正的“裁決”,仍繼續執行不抵抗政策,命令我國東北駐軍撤至山海關以內。但是,國際聯盟不僅默許而且公開袒護日本的侵略行徑;日本侵略者利用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和國際聯盟的綏靖政策,於10月又進犯黑龍江省。至1932年2月,日軍佔領了哈爾濱,僅4個多月的時間,日本就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並在1932年3月1日成立了偽“滿洲國”。
1932年5月15日,日本國一批少壯派軍人發動政變,襲擊了首相相官邸及警視廳等國家重要機關,殺死了首相犬養毅,組成了齋藤實新內閣。新內閣以確立所謂“國防國家體制”為宗旨,將日本政體的法西斯化推進了一步。在此情況下,日本關東軍決定“調頭把聖戰指向熱河省”。1932年底,隨著日本完成對中國東北三省的佔領,熱河、冀東又成為其窺伺的目標。熱河省地處遼寧、察哈爾兩省之間,南與河北為鄰,長城橫貫其南境。日本人認為據有熱河省便將東三省與關內地區隔絕,可以此鞏固其對東三省的佔領併為全面入侵華北以至全中國開啟方便之門。
要佔領華北,就必須攻破包括自古就修建在中國北方戰略要地上的防線萬里長城經過的熱河(包括今河北省東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共22個縣)、察哈爾省(今張家口地區及內蒙古蒙古族自治區南部與河北省接壤地區)一帶。熱河省(1956年撤銷)位於長城以北,連線東北、華北和內蒙。日軍如佔領該省,既可隨時進窺內蒙和華北,又可切斷關內和東北義勇軍的聯絡,鞏固它在偽滿的統治。早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兩個月後,關東軍就已在《滿蒙自由國設立方案大綱》中將熱河劃入預定建立的偽滿洲國版圖。1932年2月,關東軍炮製的“東北行政委員會”,在其所謂的《獨立宣言》中說:“熱河省與舊東北三省有不可分割之關係。”1933年1月,日本外相內田康哉在議會發表演說,稱:“滿蒙與中國系以長城為境界者,由歷史而觀,亦無議論之餘地。尤以熱河省之屬於滿洲國之一部者,徵諸該國建國之經緯,當可明瞭。”因此,在日本組建偽滿洲國的各種方案中,沒有一個不把熱河與遼、吉、黑三省並列,劃入偽滿洲國的“行政區劃”之中。在1932年3月“滿洲國”成立時,偽政府成員名單中就包括了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並委其為“參議府副議長兼熱河省長”,企圖以高官厚祿把湯引誘出去,使日本不戰而得熱河省。此時,日本人一面設法拉攏湯玉麟,一面開始籌劃直接以軍事行動奪取熱河。力圖先佔領長城外側廣大地域,然後再奪取長城防線上的各戰略要地,以形成南威逼華北,北佔領內蒙古、進攻外蒙古進而侵犯蘇聯的戰略態勢。
此時,蔣介石還是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他坐鎮江西,將軍隊的主力用於對南方各省紅軍的“圍剿”作戰上。但在北方,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張學良在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的支援下制止湯玉麟降日,採取增兵熱河和暗中接濟義勇軍等措施,以遏制日軍的侵略活動。
//
…
軍力對比30比5
…
東北邊防第七旅旅部被日軍佔領
當時,長城沿線國民黨軍隊,按編制看還算強大,除何柱國新編59軍,商震的32軍,龐炳勳40軍,宋哲元的29軍,徐廷瑤的中央第17軍4個正規軍以外,還有從關外退下來的王以哲軍、繆澂流師、湯玉麟部,以及駐多倫的孫殿英部等。共有中央軍11個師,東北軍12個師,西北軍、晉軍13個師,號稱30萬大軍。
儘管人數不少,但實力很弱。如,編制龐雜,有很多屬於義勇軍、保安隊等。就算正規部隊也參差不齊,有的是剛剛由旅升格為師,有的被打殘人員不齊。有的本來就編制不滿員,像宋哲元的第29軍,只有2.2萬人,其中7000人留守山西陽泉附近,真正開到長城前線的只有1.5萬人。每個師僅有約5000人的編制。從武器上看,裝備最差的是29軍。輕重武器裝備比較齊全的是徐廷瑤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