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踴躍調任左武衛,不過兩年時間,這支軍隊又精神飽滿的昂然於世。
雖然沒有後世電視前閱兵那種絕對整齊,但是這支各部精銳組成的新軍行動間自有一股子彪悍淒厲的沙場氣息,前隊同樣是斜指青天的步槊兵,跟在其後,挎著橫刀抱著鋼弩的跳蕩兵摔起了大步,帥氣的樣子又是引得沿途百姓跟著歡呼不已。
尤其惹眼的是在第三團開始,足足一個團五百號陌刀手赫然展露在京師市民面前,這一隻軍隊中,最矮的也有七尺之高,換算成後世度量在一米九到兩米之間,而且一個個膀大腰圓,魁梧之極。
身披幾十斤重甲,還要揮舞至少八十斤的陌刀,沒有足夠的體力根本辦不到,後世陌刀手曾是大唐的驕傲,如牆而進,人馬俱碎。殺得草原人可止小兒啼哭,可這種兵種同樣以稀少著稱,全盛時期安息鐵軍擁軍兩萬餘,陌刀手不過千餘,關內的各軍陌刀手更是稀少。
這樣一個團三百人,每一個人在別軍都足可以擔當隊帥百長,如此多的精銳聚攏在一起,亦是全軍最堅硬之盾與最銳利之矛。
“真乃壯士也!”路過的一個個各族市民不知道挑起了多少大拇指。
陌刀手大放異彩,完全奪去了其餘軍的光彩,以至於後續行列一個個駕著馬,拉著車上裝載著好幾個大鐵管子的炮兵完全被京師市民忽略了。
不過還是有識貨的,當這一隊“輜重兵”經過朝鳳門前時候,數十個中亞草原上的番邦使節全都猶如看到初戀情人那般豁然站起,目不轉睛的湊了過去,這些不起眼的鐵管子叫虎蹲炮,連他們眼中無敵的阿拉伯騎兵都在這簡陋的鐵管子下死傷狼藉,這東西在草原上已經神話了。
數百個屬國都想弄清楚閩國火炮的秘密,可惜對於火藥生產在閩國堪稱絕密,不光工坊隱藏在隱秘的山林中,而且工人也是清一色對閩王崇拜到狂熱的唐人,根本不給各國間諜一絲機會。
越是無知,越是敬畏,在番邦使節目送神的目光下,拉著二百門虎蹲炮的一個團喊著號子經過了丹鳳門下。
同樣喊著閩國萬歲的李捷眼神輕輕撇向一邊,嘴角不禁露出一抹得意的冷笑。
接下來參與檢閱的軍隊就多了,左右衛,左右威衛,還有多達八萬從大堤上抽調回來的地方府軍,十多萬人的大隊伍足足在京師城中行進了一天,壯觀的閩**威實實在在的令京師百姓震撼了一把,不過看著看著不少人卻奇怪了起來。
人道壓軸戲,就是要把最精彩的放在最後方才震撼,可越往後,修築大堤的府兵都出現了,似乎越往後的質量越差,讓人沒有看頭,英明睿智的閩王按理來說不應該出現這種差錯啊?
這種疑慮一直持續到黃昏十分,京師青石大街都有些震顫下迎刃而解。
高達三米的一個個龐然大物在閩軍牽引下昂首闊步以睥睨的姿態悠然出現在閩國大街上,引起的轟動不亞於早上閩國騎兵突然出現在城門口。
上一次閩國的戰象幾乎全都遺落在耶路撒冷城下,兩年時間,閩國再次訓練出了八百頭戰象。
就算大象在閩國不罕見,商隊用大象運送貨物的比比皆是,但這八百頭獠牙巨獸聚在一起依舊令人望而生畏,一頭頭戰象以傲慢的姿態馱著背上象樓瀟灑而過,經過朝鳳門前時候還在象夫的牽引下噴著鼻響,向朝鳳門上致敬,這一幕又是引得圍觀百姓們驚歎不已。
事實上,戰象在閩**種中,算的上戰鬥力最低下的一群了,經歷了多次實驗,這種力大無窮的怪物擁有一副聰明的頭腦以及與之強壯身軀不相符的小膽子,一旦遇到驚嚇,大象絕不會像戰馬一樣義無反顧的跟隨主人殺入刀山槍林,反而會四散而逃,衝散自己的隊伍,難怪說大象是老鼠兔子的近親。
真正戰鬥力驚人的,實際上是大象背上揹著的五百斤到八百斤重大將軍炮,以及成箱的火藥炮彈,這些東西才是殺人利器。
只不過閩國民眾願意從戰象身上看到強大,閩國高層自然也不會特意費心費力的解釋,看到一貫傲慢的吐蕃人特使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盯著這群龐然大物,一個個閩國官員心頭別有一番驕傲洋溢在了臉上。
因為閱兵,被截成兩段的京師城幾乎一天多沒分散出去多少貨物人流,為此閩王下令九門晚關閉一個時辰,用於運輸貨物,與此同時,正式征討中亞草原的命令也張貼在了各個裡坊。
閱兵的作用一方面是展現國家實力,一方面未嘗不是增強國民的信心,呼羅珊戰亂紛飛,上一批去那裡投資定居的商人幾乎大部分都是賠個底兒掉,遷居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