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演化出來。
在一種自己化成了一座大山的情況下,常山對大山有了新的理解。
靈山,大都奇峻,源於靈山奇峻的山勢,蘊含著一定的天地意志,此便為山勢,奇峻的山勢,會令天地意志有一些大山本身獨特特性,是為山之神,山之神會本能的吸收靈力壯大自身,達到一種進化。
第六百一十六章 移山,以山佈陣
更新時間:2013…06…20
每一座山都有其神,對於靈山而言,它的神便是它的靈脈;對於沒有靈脈的靈山而言,它的神為其正在凝聚中的靈脈。
這種正在凝聚中的靈脈,無法看到,卻確確實實存在。
常山把握到了腳下小山正在凝聚中的靈脈,以其引動小山的地脈之力,掌控住了整座小山。
他意念一動,他腳下的小山往東方移動了一點。
整個大地是一體的,整個大地的地脈之力也是一體的,常山腳下的小山移動了一點,其與大地之間的聯絡發生了一些變化,其地脈之力也發生了一點點變化。
常山腳下小山的地脈之力的變化,令他清醒了過來。
見到自己果然令小山移動了,常山臉上現出了驚喜之色。
以現在常山的實力,他還未能以引龍術對敵,然而,這種真正移動大山的本事已經足以讓他興奮了。
少年時的常山,在看到一些雜記中關於仙人的記載的時候,總是幻想自己的能擁有神仙的本事,移山倒海與飛天遁地便是他幻想中的神仙最厲害的本事,同時也是他自己最渴望擁有的本事。
一臉興奮的盯著腳下被移動了一點的小山看了片刻,常山心裡一動,飛到半空中,整體上觀察起了這座被他往東移動了一點的小山。
小山只移動了一點點,其周圍的發生的變化並不大,不過,以常山的眼力,卻還是能清晰的看到它發生的變化。
將小山之神影響到的地脈之力的範圍內的山體當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其底部並非是平整的,故而,因為小山移動而出現的痕跡,也沒有什麼規律。
常山整體上觀察了一下小山,便落到小山上,凝神感受起了小山之中大地脈動的狀況。
由於山體發生了移動,小山之中的大地脈動的規律也變了,然而,這種變化並不大,對小山的進化的影響也不大。
沉思了一會,常山再一次施展起了引龍術。
砰!
伴隨著一聲悶響,小山又往東移動了一點。
法源於道,學法有助於悟道。
隨著常山一次次施展引龍術移動小山,他對地脈之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此同時,他也參悟到了一些利用地脈的訣竅。
剛開始之時,常山是以元神把握住大山之神,利用自己對地脈之力的認識,以大山的地脈之力來令大山移動,如此施展引龍術,不但十分耗費元神之力,而且,也無法令大山做出太大的移動。
也不知試驗了多少次,常山掌握了利用自身的真元來引動大山的地脈之力的訣竅,再施展起引龍術來,基本不會耗費元神之力,而且相對比較輕鬆,甚至可以將整座大山從大地之中拔出來,使得大山在天空移動。
此時,常山的引龍術算是入門。
按照常山的理解,他若是可以利用腳下大地的地脈之力,來控制被其控制著飛到空中的大山,他在引龍術上算是達到了小成境界;他若是可以利用引龍術對付同階的修煉者,他的引龍術才可以算是達到了大成境界。
又修煉了不到三十年,常山成功將引龍術修煉到了小成境界。
在這時,常山遇到了瓶頸。
“無法用從地下拔起的小山對敵,便用以翻天印代替從地下拔起的小山來對敵。”
這一日,常山心頭出現了這一念頭。
他沉思了片刻,喚出了地星珠。
在常山的控制下,地星珠從他體內飛出,漸遠漸大,撞到了一座方圓三里、高不足百丈的小山頭上。
轟!
一聲巨響,整座小山化成了一片最大也沒有牛犢腦袋大的碎石。
“地星珠的威力幾乎提升的一倍!”
常山眼睛一亮,往西北方一個普通的山頭望了一眼,皺眉沉思了起來。
在常山施展引龍術使得大山移動的較為劇烈之時,巨大的聲響,將一些恰好在不遠處的修煉者吸引了過來。
自那以後,總有修煉者躲在遠處觀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