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娘。我會照顧好弟弟的。”這是娘倆之前就商量好的事。明睿早做好了準備。
溫婉輕輕一笑:“娘相信你能照顧好弟弟。你到了海口,就直接去島上。若是有什麼不當的,可以跟他們提。說起來,娘自己也沒去過呢!”島嶼雖然是早開始建設了,但是溫婉也不知道是不是按照她設計的那樣。還有,機關地道什麼的她都只是聽說,沒有親眼見到。
明睿面色凝重地點頭。
溫婉也不想母子分離。但是孩子留下來,就是隱患。她身邊的人再能,也抵不過無窮盡的算計。而且她沒膽子去賭,一絲的危險她都不願意讓孩子去冒。只能暫時分開了:“等事落後,你爹也回來了。到時候。我們一家就團聚了。再也不分開了。”
明睿恩了一聲。
到了山莊,已經是晚上了。一切如往常一樣,但是敏銳的翎昸感覺到姑姑的氣色不對。姑姑不說,他也不好發問。
溫婉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又如往昔一般,早早起來打拳了。明睿也拖了明瑾起來練功。
院子了四個孩子都在練功,看了讓人賞心悅目。四個孩子,祈哲是最瘦的,但也是最高的。而明睿與翎昸的身高差不多。最矮的是明瑾。明瑾做什麼都落後人一頭(其實明瑾與外面同年齡的比起來,算是高了)。
溫婉看著長得差不多高的明睿跟翎昸,眼睛閃了山閃,腦海裡形成了一個計劃的雛形。落實還得需要時間。
用完早膳,溫婉帶了四個孩子過去給皇帝見安。灝親王也在,灝親王見著祈哲跟了溫婉過來。溫婉對幾個孩子是一視同仁的。灝親王對著溫婉點點頭,面露微笑。
四個孩子見安以後,因為大人要聊事。孩子也就下去了。有了上次的事,夏瑤緊身跟隨。隨意聊了幾句,灝親王見著溫婉好似有事跟皇帝說,下去了。
溫婉等人都下去的時候,才對著皇帝說道:“皇帝舅舅,我想讓關二郎關將軍到京城裡來一趟。我想讓明睿跟明瑾跟他見見。等你御駕親征之前,我要將兩個孩子送離京城,送他們去海口。”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有官職的外任,特別是武將,沒有特殊原因(比如丁憂啥的),都是需要皇帝下旨才能進京的。
溫婉之前還想著等皇帝走了她也走了。現在說她離京城這話溫婉壓根就不提。因為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明知不可為,那還是當是識趣的人了吧!
皇帝有些詫異:“你打算將兩個孩子送到海口去。”這點還真是出乎皇帝的預料呢!
溫婉說了自己的顧忌:“皇帝舅舅在京城,這些人現在肯定會按兵不動。一旦皇帝舅舅離了京城,這些人肯定要掀起腥風血雨。正好,趁機一網打盡。不過,孩子在身邊我不放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們抓了我的孩子來威脅我,皇帝舅舅,明睿跟明瑾就是我的弱點。若是被他們抓住了弱點,就等於是掐住了我的脖子。”當年的她,不懼怕賢妃,不懼怕趙王,賢妃與趙王對她也無可奈何。就是因為她沒有任何的弱點。可是現在不成,有了弱點也等於是讓敵人抓住把柄,有機會控制她,讓她為他們所用。
皇帝靠在龍椅上,沉思片刻後說道:“好。不過到時候你讓孩子離開京城,必須是悄無聲息不讓別人察覺到。否則,一樣打草驚蛇。萬一在去的路上出了狀況,還不若留在京城。。”
溫婉搖頭:“皇帝舅舅,我是這樣想的。”說完,將心裡一個草擬的計劃告訴皇帝:“皇帝舅舅,你覺得如何。”
皇帝點頭:“計劃很好,但不夠完善。你自己再斟酌斟酌,務必要做到盡善盡美。”皇帝也知道,兩個孩子是溫婉的軟肋。若是要將孩子送走,就不能讓敵人得到半點風聲溫婉也知道,這得好好安排。
皇帝與溫婉談完事以後,站了起來。帶著四個孩子去了校練場,溫婉也尾隨其後。
皇帝在校練場上表現的很英勇。
不說明瑾,就是明睿都驚愕了:“娘,皇帝舅公的騎術跟箭術這麼好啊?”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兩個武師啊!
溫婉輕輕一笑:“你皇帝舅公可是文武雙全,你們幾個啊,要學的東西可多著呢!”皇帝騎術一流,就是射箭,也是箭箭射中靶心。這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有底子的。
明瑾好奇地問道:“娘,爹是邊關大元帥。那爹的騎射功夫跟皇帝舅公比,誰的更好啊?”
溫婉莞爾一笑:“你說呢?”這還用說,肯定是白世年的更好了。天天干這活計的人若是比皇帝差,那可真的要回家抱老婆孩子了。
明睿敲了一下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