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御書房。
銅香爐裡燃著龍涎香,薰香嫋嫋升起來,煙青而淡,但那股青煙升至空中卻凝而不散,清香宜人。
“李神通、李道宗、薛萬徹絕不應當入凌煙閣!”長孫無忌手裡捧著茶杯,堅決的表明了自己的反對態度。
在他對面,李世民也捧著一杯茶。
凌煙閣三十六功臣,但現在李世民還只公佈了第一層功高宰輔的十二功臣,其餘十二功高王侯的十二功臣,以及其餘十二功臣,都還沒公佈。今天,李世民叫長孫無忌一起入宮吃飯,與長孫皇后、承乾等一家子吃了頓飯。
飯後,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一起喝茶,向他說起功臣名單之事。
李世民在考慮,是否讓李神通李道宗薛萬徹等幾人入凌煙閣。
“李神通等參與謀逆,絕不應當讓他們入凌煙閣。”
“淮安王與江夏王都是被迫而非自願,而且他們關鍵之時反正,功勞不小。”李世民說道,當然,把這兩位列入功臣名錄,還是因為在此之前,這兩位宗室就一直是支援他的。不比李孝恭,玄武門之變前是支援建成,李神通和李道宗則更加支援他。
再加上,太上皇是被這兩位殺的,但這沒過還是有功。何況,李世民也希望透過李靖、李神通、李道宗三人入凌煙閣,也表明下態度,他並不完全是清洗亂黨,對那些積極反正,那些一直忠於他的,也是會繼續重用的。
這樣的臣子有汙點,但凌煙閣裡也得有幾個。
“那可以把李神通李道宗兩人放在最後,不過薛萬徹絕不能入凌煙閣。”
“那就把淮安王和江夏王放到凌煙閣最外層。”
“第二層我擬定的十二功臣是平陽長公主、魏徵、唐儉、殷開山、段志玄、張公瑾、張亮、長孫順德、羅士信、單雄信、牛進達、何進。”
本來最後兩名李世民是打算把江夏王李道宗和淮安王李道宗放進來的。
“長公主列入凌煙閣合適嗎?”長孫無忌有些猶豫,平陽畢竟是個公主,雖然大唐開國之初,她在關中拉起幾萬人馬,為大唐打下關中功勞不小,後來也數次領兵征戰,但畢竟是個女子。
“巾幗不讓鬚眉,長公主於大唐有大功。”李世民笑道。
第二層的功臣中,依然是以武將為主,文臣只有魏徵、唐儉,長孫順德也算是能文能武,同時他還是皇后和長孫無忌的叔父,很早就投奔李家,算是李唐的老臣。
“第三層十二功臣,宇文士及、楊恭仁、蘇定方、郭孝恪、于志寧、虞士南、杜淹、馬周、褚遂良、岑文字、李神通、李道宗。”
這份名單,其實不應當說是大唐功臣,而應當說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大唐開國的那些大臣裴寂劉文靜蕭瑀陳叔達封德彝等許多大將都不在內。
而如褚遂良、岑文字等人資歷不老,功績不大,但因為如今是宰輔重臣,因此倒也有機會進入凌煙閣。
“陛下,有句話臣猶豫許久,還是忍不住要說。”
李世民給長孫無忌續了點茶水,然後調整了下坐姿,“直說無妨。”
“異姓不得封王,這是貞觀之初就定下的國策。而如今,李超等八人封王,尤其李超還封了國王,這有過太過了。有功當賞,但不是這種賞法。就比如蘇定方,入唐不過五年,卻已經封王,這讓其它文臣武將們怎麼想,要說來,比他功勞大的人多了去。蘇定方封王了,其它人豈會不心懷不平?”
“還有李超,陛下直接加封他為越王,還給他琉求島建國,陛下想過這後患嗎?”
李世民沉吟道,“朕信任文遠。”
“而且,琉求島,本就非中原之故土,李超自己去奪取,朕之前甚至還拿琉求賣了李超一大筆錢。那地已經是李超的家族封地了,現在把他變成他的封國,也沒什麼變化。”
“陛下,這怎麼能是沒什麼變化呢。”長孫無忌急道,“封國和領地怎麼可能一樣,那是封國啊。李超開國之後,那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啊。陛下再想想,灞上李家富豪無比,有錢有聲望,如果再有了這樣一塊獨立的王國,陛下難道就沒想過,幾十年之後,也許這越國會尾大不掉?”
“李超才二十六,比陛下還年輕幾歲呢。想想秦漢之南越趙陀,他本只是秦始皇派去平定嶺南的副將,後來嶺南平定,趙陀也不過魏任為龍川縣令。秦末大亂,趙陀在嶺南殺死秦朝官吏,安插自己親信,等秦滅亡後,趙陀更是直接起兵兼併了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自稱南越武王。後來趙佗雖然曾一度歸附漢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