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錄取那些名聲大計程車子,而且往往得看家世。
因此最後選出來的,絕大多數,要麼就是那些世家士族子弟,要麼就是一些詩賦做的好的才子,但這些人往往並不是李世民想要的人。
特別是經歷了今年的復辟之亂後,李世民對於那些世家子弟印象大減,他現在更想錄用一些寒門小地主自耕農階層的讀書人,因為這些人是最支援他新法的。
“文遠,你幾次三番的上表辭去尚書令和同平章事銜,朕也無法強留。不過你如此大才,也不能就這樣閒著。這樣,你來籌備朝廷的科舉改革,明年開始,就採用新的科舉制度,也由你來做這主考官。畢竟,武德時第一科科舉,就是由你做考官的。”李世民笑著把任務交給李超。
“文遠,說說你的想法。科舉究竟該如何改革,如何才能選拔出真正朝廷所需的人才?”
李超一直在想著李世民這番話的真正意思。
現在的科舉李世民哪裡不滿意,他對科舉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只有想明白了這些問題,那麼他才能提出科舉改革方向,要不然,不能跟皇帝的方向一致,那這改革肯定就不能成功。
皇帝需要人才,但並不僅僅是需要人才。科舉深層次的目的,還是為了改變如今的取士制度,這意味著皇帝其實是要改變官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