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請恕臣救駕來遲。”
李超翻身下馬,身披明亮的鎧甲,肩後飛揚著長長的猩紅披紅。鎧甲和披風上都有著白虎玄鳥李樹枝的灞上李家家族徽章。
猙獰的白虎,神秘的玄鳥,李樹枝纏繞,充滿氣勢。
李超的頭盔上,也有一隻立起的白虎,和鎧甲、披風上的紋章遙相呼應。
“孤就知道你一定會趕到的,太傅,我就知道。”
太子的臉色有些蒼白,但神情卻十分興奮,比之前削瘦不少的太子承乾,此時也穿著一套鎧甲,手裡提著一把劍,他如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般,站在皇后和其它妃嬪及皇子公主們的前面。
“臣來的太遲,讓殿下受罪了,罪該萬死。”
承乾將劍扔到一邊,上前扶起李超。
“不,辛苦太傅了。”
長孫皇后看著李超和太子兩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把手裡的劍交給身邊的侍女,“太子一直說你一定是最先到漢京的,他一直相信你。”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如今勤王大軍已經入城,不過城中還有些亂。臣請求娘娘和殿下移駕則天門,接受勤王將士們的晉見,也接受那些反政倒戈的請降。”
其實這個時候局勢已定,城裡雖然還有點混亂,但用不了多久就會平定。李超這個時候請皇后和太子去則天門,不過是要增加太子的威望。同時,也讓那些原來的復辟黨投降後心中安定,免得他們再做出什麼狗急跳牆的事來。
並且,李超也是藉此機會,把手裡的十萬勤王軍的兵權交給朝廷。
握著這麼一支重兵,哪怕太子對他信任無比,李超也不想給人把柄。
承乾對李超的話言聽計從。
“請太傅與我同行。”
太子騎上戰馬,舉起一隻手臂。
李超抬起右臂,敲擊在自己的左胸鎧甲上,砰砰作響,其餘將士也紛紛敲擊自己的胸甲。號聲響起,戰鼓雷鳴。
太子在李超等將校們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的往皇宮大門則天門而去。
無數長槍高舉,旗幟飄飄。
皇后長孫氏則帶著一對兒女坐在馬車上,她目光看著騎在馬上那個挺直的背影,心裡不禁想,兒子越發成熟了。
漢京城中,混雜著十幾萬的軍隊。
有李超的十萬勤王大軍,有東宮的萬餘忠心耿耿的將士們,還有李神通李道宗他們那些反正的復辟軍,以及堅持到最後的復辟軍。
不過叛軍已經徹底失敗,只剩下零星的叛軍還執迷不悟,負隅頑抗。
皇宮則天門。
太子登上則天門城樓,皇后在旁邊坐著。
馬周、魏徵、高士廉、褚遂良、岑文字等一群東宮留守的宰輔們,也都穿著官袍在皇座下站好。
高高的城樓上,氣氛很好。
承乾坐在那把龍椅上,他再次成為了監國攝政太子殿下。
他沒有脫去那身鎧甲,腰上也還佩帶著劍。皇后本來勸他換下這身,可太子堅持穿著。
坐在那把椅子上。
他開口向他左手邊的李超,“太傅,我們現在該做什麼?”
“我們眼下最迫切的是要恢復漢京的秩序。”李超向太子回覆,“臣向殿下交還勤王軍兵權,並提議樞密院立即令勤王軍有序撤出漢京城,於城外立營休整。”
十萬勤王軍,聽起來聲勢浩大,但李超知道這支兵馬握在手裡,其實沒半點作用,相反,只會讓人忌憚。因此他一入城,找到太子後,便馬上主動上交這支兵馬的統兵權。
“太傅,眼下漢京還未穩定,需要太傅這鎮國柱石啊。”長孫皇后在一邊道。
李超卻堅持不肯再握著兵馬,他提出勤王軍退出京城在城外駐紮後,可以由王承恩這個觀軍容使繼位暫統全軍。
他把天下勤王討逆兵馬大元帥的金印還有江南六道節度使的帥印一起交出,連兵符印信也繳還。
樞密院和兵部在太子同意下,收回了印信。
“太子,勤王軍將士們的忠心,必須得到獎賞。我們大唐,有功必賞!”皇后提醒太子。這個時候把十萬勤王軍撤出城去,確實能更穩定京城秩序,但也得防著勤王軍將士們的不滿。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著兵部立即為勤王軍將士們敘功論賞,在軍功統計出來之前,孤頒發太子令,所有勤王軍軍官,皆升武階一級。所有勤王軍士兵,皆授勳二轉。每位勤王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