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更送上,求推薦票!
說到底,現在的大唐內部不穩,到長城邊上搶點牛羊可以,但如果說要北出長城,跟突厥人決戰,這還言之過早,大唐還沒有這個能力,後勤支援不夠。
“陛下,我建議目前最好還是維持住漠南的態勢。我們接受頡利的求降,順手派兵接管頡利的汗庭牙帳,把頡利的地盤趁機吃下。”
“頡利豈甘願把地盤相讓?”
“頡利山窮水盡,窮途末路,我們不理他,他就要被滅亡。我們以保護他的名義,出兵進駐他的地盤,把頡利接到襄陽來,派兵幫他協防,頡利若不願意就只能被滅了,他沒有其它選擇。”
就如當年楊堅派長孫晟把啟民可汗從漠北接到漠南來一樣,不來那就只能留下等死了。南下了,就得被隋朝控制。
二選一,當年啟民只能選擇歸附。那個時候,頡利可也跟著他爹一起南下歸附過中原的。
現在給頡利一個二選一,李超相信頡利也不會那麼硬氣的選擇死,要真那樣,他也就不會派人來送什麼魚膠了。
這招其實也是早玩爛的,以前柔然人、鮮卑人就喜歡玩這招,在中原扶立傀儡,後來突然人也這樣玩,什麼北周北齊,都支援,突厥大汗公然聲稱,我在南邊有兩兒。後來楊堅一統天下,對突厥人搞挑撥離間,分化拉攏,合弱離強,把突厥也弄的東西分裂,內鬥不止。
楊堅在北邊也有兩兒。
再到隋末,始畢可汗把楊廣都差點活捉,然後突厥再次抖起來,趁著隋亂,支援了無數反王,又是封皇帝又是封可汗,總之巴不得中原四分五裂,這樣他在中原就有好多兒了。
當年唐也是突厥的兒。
但現在,唐翻身了,突厥又要喊唐爸爸了。
李超就是那句話,若大唐有足夠的實力,那就沒必要收頡利這條死狗做傀儡,直接北上一個個滅了去就是。
不過如今不是沒這實力嘛,那還是多用點手段好了。
接納頡利請降歸附的要求,然後趁機出兵去保護頡利,把漠南的汗庭佔了,出面調和下突厥內戰。
當然不是真調和。
反正就是告訴突利和鬱射設,頡利以後就是大唐的走狗了,你們打狗要看主人,不要打它。當然,你們自己若是想繼續打,那你們兩個打好了。誰打贏了,大唐冊封誰做個小可汗,封個大唐郡王什麼的。
李世民聽了有點不甘心。
多好的機會啊,突厥狼崽子死一個他就高興一點,頡利要死了,他肯定要慶祝的。現在卻還要去保護頡利,想想就不痛快。
但李超說的也有道理,現在大唐沒那個實力去把漠北的頡利、突利、鬱射設全滅了。而如果任由他們自己打到底,結果可能就是突厥出一個新狼王。
新的狼王,就會整合突厥各部,很快突厥人又能兇猛起來。
“諸卿,文遠所言,你們以為如何?”
李靖覺得這樣做,不如直接用兵的好。
“陛下,只要給臣五萬兵馬,臣敢保證,先滅頡利,再平突利、鬱射設,橫掃漠南!”
李世民有點猶豫,李靖用兵確實很強,五萬兵馬,河東河北就能調齊。
他問李超,“文遠,你覺得如何?”
“衛公用兵本事,我不懷疑。但眼下,朝廷要支援五萬兵馬深入草原做戰,這後勤米餉也不容易的。”
李靖道,“可以以戰養戰。”
“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沒有必要非要去打。咱們現在也不容易,大動干戈的,還是得儘量避免。”李超道。
李靖瞪著李超,似乎在指責李超說話不算話。昨天在李家喝茶的時候,李超還答應的好好的,說支援用兵呢。結果今天,就馬上變了。
“陛下,可以立即派使者去北上,向頡利宣告朝廷決議,接受頡利的歸降。同時,可派上將率兵北上,進駐頡利的地盤,並派兵護送頡利來襄陽。”
李靖李績,一起請求領兵北上。
連長孫無忌都插一腳,也請求帶兵北上。
考慮許久,李世民也覺得,如果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輕鬆佔據頡利的漠南地盤,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若是頡利能來襄陽,那麼大唐就還能利用他這個突厥大可汗,借用下他的名頭聲望。
“擬旨,著漢陽郡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為使者,前往漠南向頡利、突利、鬱射設宣旨。”
“以李靖為漠南道行軍大總管,率兵三萬屯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