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記號,這是違背規矩的。若他做記號,大家肯定要問原因,總不能告訴大家,太子殿下,眼下就在我們的考場號房裡面考試呢。
最後,李管家還是打消了給太子做記號的想法。
李家監督的人中,就有文才不錯的人。
對於這麼快就有人交卷,那幾位也是有些好奇,等那邊按規矩糊好名後,他們就拿起卷子看起來。
“這筆字很好。”
“嗯,這好像還是新張體啊。”
“這新張體怎麼感覺深得相國的真傳啊。”
當今天子喜愛飛白,許多官員士子也紛紛研習飛白書法,到哪都能看到飛白字型。可現在卻有一個讀書人用的是相國的新張體,而且這字還深得新張體的真髓,這可就讓人驚訝了。
字寫的好,卷面也非常整潔。
再細看,一道道題,都答的非常準確。
“一字不錯!”
“沒看到有錯漏之處。”
“我們的試卷可是包涵了十三本儒家經典,這位士子居然全都涉獵,而且一題不差,真正大才啊。”
“了得,要不是規矩所限,真想現在就請這位才子出來一睹真容,與他好好談論一翻經義。”
李大管家聽著家裡的那幾位供奉門客們在談論著太子的試卷,全都是稱讚之語,心裡也莫名的開心。
想不到,太子殿下年紀輕輕,這讀書功力卻已經如此了得。這幾位門客,那也都是各地方上有名的儒士了,要不是相國也是一代文宗大豪,他們都不肯輕易出山,更別說到李府做門客了。
他們來,那是衝著李相的文名,過來交流拜訪的。
現在他們開口一致稱讚太子的名採,那肯定是沒有錯的了。
那邊號房裡。
承乾卷子已經交上去了,但他卻還不能出去。李家這次考試規矩很嚴,要一口氣考完三天九場,才能出去。
現在就算交了捲了,那也還得在號房裡待著,還不能大聲喧譁什麼的。
肚子一陣響,承乾才意識到自己餓了。
不過這難不到他,雖然他是堂堂太子殿下,可與一般的太子不同,他生於深宮之中,卻並不完全是長於婦人之手。
跟著李超那麼久,不但成了一個標準的吃貨,而且也跟李超學了不少做飯的本事。但凡能吃的人,一般也都比較能動手做。
掃了下號房。
有一個小爐子,還有一小筐炭。
爐子是生好的,裡面還有火。鍋和蒸籠都有,還有現成的冷饅頭凍包子,也有面粉和現在的掛麵。另一邊有幾顆鹹菜,還有兩條鹹魚,一塊臘肉。
油鹽醬醋都有。
準備的還是挺齊全的。
承乾先從旁邊的水桶裡打了點水,洗乾淨手,然後才看著這些傢伙,盤算著這第一餐吃什麼。
肚子有點餓,也就懶得做麻煩的,先煮碗掛麵吧。
這面一看就是李家掛麵坊出產的,李家的這面可是很有名氣的,做出來的掛麵一根根很細,可中間卻還是空的,他們把其中最上好的部份面進貢營裡,稱為龍鬚麵。其它的麵條,則拿來售賣,稱為長壽麵。
因為這種麵條做好後是掛起來拉伸,因此也稱為掛麵。
掛麵算的上是精細的食物了,一般人吃不上,這面出來後,挺受那些有錢人喜歡的,尤其是那些客商們。
出門在外,沒太多時間揉麵發麵什麼的,帶著掛麵方便的很,水一燒開,抽一把掛麵往水裡一下,敲兩個雞蛋或者扔點青菜,添點油擱點醬放點姜蒜末蔥花,一碗又香又好吃的掛麵就好了。
李家還有一種面更了得,用油炸過的麵條,號稱泡麵。
只要水燒開,麵餅放裡一泡就能吃了,都不用費心煮,而且這泡麵味道還特別香,配上李家的佐料小包,那真是香飄十里。
承乾洗了鍋,架鍋上爐燒水,然後切了點臘肉,切成小丁。又拿了顆白菜,剝了幾片菜葉,切成絲。
沒有蔥薑蒜這些,承乾也就不挑剔了。
待水燒開,先下了臘肉煮一下,等這湯變濃了點,他才抓著掛麵下鍋。看好火候,掛麵浮起來,承乾就把白菜絲下鍋,攪拌幾下,加鹽,然後放點醬。
起鍋,裝碗。
一碗熱氣騰騰的掛麵就已經裝碗,香氣撲鼻。
坐在狹小的號房裡面,獨自一人吃著掛麵,承乾覺得這面別有一番滋味。
一碗掛麵呼哧哧一會功夫就見了